admin 发表于 2021-1-8 13:09:16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21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div class="wx_rich_media_content" id="jsWxContainer"><p><span class="wxart_image" wx-style="display:inline-block;"></span></p><section data-role="outer" label="Powered by 135editor.com"><section data-role="paragraph"><section data-tools="135编辑器" data-id="96476" data-color="#374aae"><section style="margin:10px auto;"><section style="border-width: 5px;border-style: solid;border-color: rgb(55, 74, 174);border-radius: 15px;box-sizing: border-box;"><section style="background: rgb(55, 74, 174);height: 5px;border-radius: 15px;color: rgb(255, 255, 255);overflow: hidden;"><br></section></section><section style="margin-top: -8px;margin-right: 12px;margin-left: 12px;transform: rotate(0deg);"><section data-ct="fix" style="background:#fefefe;box-shadow:0px 0px 15px #ece7e5;overflow:hidden;"><section data-autoskip="1" style="letter-spacing: 1.5px; line-height: 1.75em; color: rgb(62, 62, 62); padding: 1em; box-sizing: border-box;"><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为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我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起草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1.电子邮件:law@cac.gov.cn。</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2.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11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法治局,邮编:100044。来函请在信封上注明“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1年2月7日。</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section style="text-align: right;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aret-color: red;">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span></section><section style="text-align: right;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aret-color: red;">2021年1月8日</span></section></section><section data-ct="fix" data-bclessp="60%" style="border-bottom: 10px dotted rgb(247, 242, 240);margin-bottom: -5px;height: 10px;overflow: hidden;box-sizing: border-box;"><br></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section><p><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021eaa;font-size: 20px;"><strong><span style="caret-color: red;">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span></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aret-color: red;font-size: 16px;color: #021eaa;">(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2, 30, 170);"><strong>第一章总则</strong></span></p><p style="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2em;"><br></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ed;">  <strong>第一条</strong> 为了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制定本办法。</span><br></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ed;"><strong>第二条</strong></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以及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任何组织和个人利用境内外网络资源向境内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遵守本办法规定。</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ed;"><strong>第三条</strong></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国家采取措施,监测、防范、处置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实施的危害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秩序,侵害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ed;"><strong>第四</strong><strong>条</strong></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国家倡导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行为,推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形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网络空间。</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ed;"><strong>第五条</strong></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国网络安全工作和相关监督管理工作,对全国互联网信息内容实施监督管理执法。</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国务院电信主管部门依照职责负责全国互联网行业管理,负责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市场准入、市场秩序、网络资源、网络信息安全等实施监督管理。</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国务院公安部门依照职责负责全国互联网安全监督管理,维护互联网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防范和惩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国家安全机关依照职责负责依法打击利用互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互联网信息服务实施监督管理。</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地方互联网信息服务监督管理职责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ed;"><strong>第六条</strong></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权利,促进网络应用普及,提升互联网信息服务水平。</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国家鼓励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展行业自律,依法提供服务,提高网络安全意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鼓励社会公众监督互联网信息服务。</span></p><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section style="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2, 30, 170);"><strong>第二章设立</strong></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ed;"><strong>第七条</strong></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属于经营电信业务的,应当取得电信主管部门电信业务经营许可;不属于经营电信业务的,应当在电信主管部门备案。</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未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ed;"><strong>第八条</strong></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申请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的,应当通过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向电信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一)主办者真实身份证明和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二)拟开展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类型、名称,拟使用的域名、IP地址、服务器等互联网网络资源,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等有关情况;</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三)拟提供的服务项目,需要取得相关主管部门许可的,还应当提供相应的许可文件;</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四)公安机关出具的安全检查意见;</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五)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ed;"><strong>第九条</strong></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电信主管部门对第八条规定的材料核实后,应当予以备案并编号。</span></section><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caret-color: red;"><strong>第十</strong><strong>条</strong></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使用符合电信主管部门要求的网络资源,具备符合国家规定的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span></p><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十一条</strong> 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属于经营电信业务的,应当向电信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电信主管部门应当在有关电信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再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应主动注销相关许可和备案。</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十二条</strong> 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向网信部门提出申请,网信部门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相关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接受相应的培训、考核。</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从事文化、出版、视听节目的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从事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有关决定须经有关部门许可的,应当取得有关部门的许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有关部门应当将许可结果报国家网信部门备案。</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section style="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2, 30, 170);"><strong>第三章运行</strong></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十三条</strong> 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接入服务,应当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相应许可证件或者备案编号;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当查验,不得为未取得合法许可证件或者备案编号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span></p><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用户利用互联网从事的服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取得相应资质的,应当向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其具有合法资质的证明文件。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查验用户的证明文件,不得为未取得合法资质的用户提供服务。</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已备案的互联网域名如需转让,应提前在电信主管部门变更相关备案信息。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域名注册服务机构不得帮助域名持有者对已备案域名实施转让。</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十四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提供服务时应当明示许可证编号或者备案编号。</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许可或者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向原许可或者备案机关办理变更手续。</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十五条</strong>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设立用于实施违法犯罪的网站、通信群组、网络账号、移动智能终端应用,不得开办用于实施违法犯罪的互联网服务。</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明知他人利用互联网信息服务实施违法犯罪而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广告推广、支付结算、代办网络服务等帮助。</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倒卖移动电话卡、上网卡、物联网卡。用户将已依法办理真实身份信息登记的移动电话卡、上网卡、物联网卡转让给他人使用的,应当依法办理过户手续。</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十六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信息发布审核制度。</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备符合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要求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人员。</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用户信息保护制度,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公共信息巡查。</span></section><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十七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要求,建立互联网新业务安全评估制度,对其通过互联网新开展并取得经营许可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进行安全评估,并将有关评估结果向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报告。</span></p><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十八条</strong> 互联网网络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域名注册和解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确保服务对象与身份证件信息或者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信息等必要的真实身份信息一致,并记录相关信息。查验的真实身份信息应当在提供服务期间同步保存,并在停止服务后保存至少两年以上。</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十九条</strong> 任何组织和个人办理、使用互联网网络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域名注册和解析等互联网服务,应当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不得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真实身份查验要求,实施下列行为:</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一)使用虚假身份信息、冒用他人身份信息,办理互联网服务;</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二)未提供真实身份信息,获取、使用他人注册的互联网账号、资源;</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三)为他人规避实施真实身份查验的要求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帮助。</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二十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记录其发布的信息和用户发布的信息,并保存不少于6个月。</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当记录并留存网络日志信息,并保存不少于6个月。网络日志信息的具体要求,由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据各自职责另行制定。</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通过网络代理、网络地址转换等方式,与他人共享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资源,还应记录并留存地址转换记录等可确认用户身份的日志信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二十一条</strong> 互联网网络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域名注册和解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发现、制止所提供的服务被用于实施违法犯罪。互联网网络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域名注册和解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发现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应当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报告。</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有关主管部门发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存在违反真实身份查验要求的行为或者其他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应当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采取消除、制止等处置措施,停止相关服务,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报告。</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二十二条</strong> 互联网网络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域名注册和解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为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和侦查犯罪的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技术支持和协助的具体要求,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会同电信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另行制定。</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网络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域名注册和解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应当为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依法履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监督管理职责,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和相关配合。</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二十三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所收集、使用的身份信息、日志信息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所收集、使用的身份信息、日志信息泄漏、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及时告知用户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及时受理并处理有关网络信息安全的投诉和举报。</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二十四条</strong> 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制止和查处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所收集、记录的身份信息、日志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互联网信息监督管理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应当予以保密,只能用于相关监督管理和执法工作的需要,不得泄露、篡改、非法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二十五条</strong>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或为获取其他非法利益,实施下列行为,扰乱网络秩序:</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一)明知是虚假信息而发布或者有偿提供信息发布服务的;</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二)为他人有偿提供删除、屏蔽、替换、下沉信息服务的;</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三)大量倒卖、注册并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账号,被用于违法犯罪的;</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四)从事虚假点击、投票、评价、交易等活动,破坏互联网诚信体系的。</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二十六</strong><strong>条</strong> 任何组织和个人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或者故意为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下列内容的信息提供技术、设备支持或者其他帮助:</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泄露国家秘密,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二)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宣扬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三)编造、传播扰乱金融市场秩序的信息,以及其他扰乱市场秩序、经济秩序的虚假信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四)编造、传播险情、疫情、警情、自然灾害、生产安全、食品药品等产品安全以及其他方面扰乱社会秩序的虚假信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五)仿冒、假借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及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法人名义散布的信息,或者为实施违法犯罪而冒用他人名义散布的信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六)散布煽动非法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或者其他扰乱社会管理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七)传播淫秽色情、暴力、赌博、凶杀、恐怖的信息,以及教唆犯罪,传授犯罪手段、方法,制造或者交易违禁物品、管制物品,实施诈骗以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的信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八)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或者其他合法权益,以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信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九)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信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二十七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发现发布、传输的信息属于本办法第二十六条所列内容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报告。</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发现发布、传输的信息属于本办法第二十六条所列内容的,应当依职责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停止传输,采取消除、制止等处置措施,阻断违法信息传播,保存相关记录;对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上述信息,由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通知有关机构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传播。</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国家有关机构依法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阻断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为他人获取、传播前款被依法阻断的信息而提供技术支持或者其他帮助。</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二十八条</strong> 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二十九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应急机制,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section style="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2, 30, 170);"><strong>第四章监督检查</strong></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三十条</strong>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开对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许可、备案情况。</span></section><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三十一条</strong>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对互联网信息服务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查处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等执法职责,应当由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实施。执法人员应当具有执法资格,执法时应当主动出示执法证件,并记录监督检查等执法情况。</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三十二条</strong>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检查等执法职责时,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三十三条</strong>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和信息通报制度,加强沟通和协作配合。</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公安机关在依法开展互联网安全监督管理中,发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规定,并依法予以行政处罚的,应当通报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并可建议原许可或者备案机关取消相关许可或者备案。</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三十四条</strong> 任何组织和个人发现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有违反本办法行为的,应向有关部门举报、控告。</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收到举报的应当及时依法作出处理,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及时移送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的相关信息予以保密,保护举报人的合法权益。</span></p><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三十五条</strong>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在行政违法案件受案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的规定和程序要求,可以对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电子设备、存储介质、物品、设施、场所采取查封、扣押强制措施,可以查询与涉嫌违法行为有关的银行账户。</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section style="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2, 30, 170);"><strong>第五章法律责任</strong></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三十六条</strong>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将在履行互联网信息内容监督管理中获取的信息用于其他用途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span></p><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收受他人财物,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span></p><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三十七条</strong> 违反本办法第七条、第十条规定的,由电信主管部门责令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停止为其提供接入服务,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50万元以下罚款。</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三款规定的,由电信主管部门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吊销其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件或者取消备案编号,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擅自从事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由网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停止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1万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上10倍以下罚款;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或者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电信主管部门吊销其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件或者取消备案编号。</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三十八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第二章规定,以欺骗或者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许可证件或者备案编号的,由原许可、备案机关撤销其相应许可或者取消备案编号,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100万元以下罚款。</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三十九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由原许可机关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四十条</strong> 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三款、第二十三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由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据各自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四十一条</strong> 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四款规定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单位违反本办法第十五条、第二十七条第四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四十二</strong><strong>条</strong> 互联网网络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域名注册和解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据各自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四十三条</strong> 互联网网络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域名注册和解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依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网络接入、互联网信息服务、域名注册和解析等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由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四十四条</strong> 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由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据各自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四十五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以外的其他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据各自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并处1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span></section><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四十六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对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未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的,由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由原发证机关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span></p><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四十七条</strong> 违反本办法规定,被电信主管部门吊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件、撤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或者取消备案编号的,由电信主管部门通知相关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和域名解析服务提供者停止为其提供服务,通知相关部门取消相关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四十八条</strong> 网信部门、电信主管部门、公安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对违反本办法行为依法给予的行政处罚,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并予以公布。</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四十九条</strong> 国家设立互联网信息服务黑名单制度,被主管部门吊销许可或取消备案的组织和个人,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相关许可或备案;被主管部门责令注销账号、关停网站的组织和个人,相关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三年内不得为其重新提供同类服务。</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五十条</strong> 违反本办法规定,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span></section><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五十一条</strong> 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用户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对有关部门依据本办法作出的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span></p><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section style="text-align: center;line-height: 2em;"><span style="color: rgb(2, 30, 170);"><strong>第六章附则</strong></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br></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五十二条</strong> 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span></section><p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一)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为用户提供互联网信息发布和应用平台,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搜索引擎、即时通讯、交互式信息服务、网络直播、网络支付、广告推广、网络存储、网络购物、网络预约、应用软件下载等互联网服务。</span></p><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二)互联网网络接入服务,是指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提供网络接入的服务,包括互联网数据中心业务、内容分发网络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等,具体业务形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代理、主机托管、空间租用等。</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五十三条</strong> 利用互联网专门向电视机终端提供信息服务的,按照国家有关广播电视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进行管理。</span></section><section style="line-height: 2em;"><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第五十四条</strong> 本办法自 年 月 日起施行。</span></section><p><br></p></section></section><section data-role="paragraph" style="max-width: 100%; letter-spacing: 0.544px; font-size: 16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Arial, sans-serif;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4px;color: rgb(136, 136, 136);">转载请注明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span></p></section><hr style="max-width: 100%; letter-spacing: 0.544px; font-size: 16px; border-style: solid; 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color: rgba(0, 0, 0, 0.1); transform-origin: 0px 0px 0px; 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Arial, sans-serif; transform: scale(1, 0.5);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审核:陈舞阳</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编辑:王宇彤</span></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color: rgb(136, 136, 136);">校对:赵雅琪</span></p><p><span class="wxart_image" wx-style="display:inline-block;"></span></p><br>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网信中国」,搜索「cacweixin」即可关注,[<a target="_blank" href="https://mp.weixin.qq.com/s/Txs4ldIUgZS1THIkOLEjgg">阅读原文</a>]。</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21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创宇盾启航版免费网站防御网站加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