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纺织设备如何推陈出新,如何跟上行业发展步伐,成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最紧迫的事,麻纺、毛纺、丝绸行业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技术装备落伍的负累,致使行业在转型升级中不能大展拳脚…… 小众设备的“苦恼” 近些年,我国毛纺织、麻纺织、丝绸3个行业在技术装备的提升上付出了诸多努力,成果令人瞩目。但另一方面,相较棉纺、化纤等“重量级”行业,毛纺织、丝绸、麻纺织作为传统行业,在不同程度上具有各自的竞争优势,但3个行业的装备创新却明显落后,究其原因,无外乎三点: 一是资金紧缺制约装备研发; 二是设备属于小众设备,虽然市场有需求,但需求量不大,即使研发成功,能够投产上市,利润也难有大幅增长; 三是研发人才匮乏,流失严重。 一位毛纺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与棉纺、化纤比起来,毛纺属于“小行业”。大行业的纺纱设备及相关的印花设备需求量大,设备厂家愿意进行科技研究开发,升级速度快;而小行业的设备需求量小,设备厂家关注度低,生产相对落后。目前不少毛纺企业还在使用二手设备,半精纺生产企业使用的设备多是企业技术人员改进过的设备。 “国内丝绸织造的现有设备是上世纪80年代从日本改良过来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丝绸纺织机械上的创新不够,信息化改造也没有跟上。这在缫丝机械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丝绸之路集团董事长凌兰芳说。 凌兰芳告诉记者:“我曾这样表述我国的缫丝机械——全世界最先进,全纺织最落后。全世界最先进是因为除了中国生产缫丝机械以外,世界上其他国家都不生产,说是自动缫,实际上有5项手工动作要服务设备。上世纪的机器缫丝,主要由欧洲和日本研究和生产,后来欧洲先退出,到上世纪80年代日本也退出了丝绸生产,许多纺机企业都转型了。而我国成为全世界唯一的缫丝设备生产国之后,30多年间的改进并不快,至今仍然是皮带、齿轮、链条叠加的机器设备,工作原理仍然是物理感知,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导入近乎没有。但是同期的织造、印染、缝制等都有了信息技术,有了全检测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技术,这样一来,缫丝业成为了丝绸产业提高效率的瓶颈,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劳动效率低,人均附加值产出和人均创利低可想而知。” 与我国丝绸企业的境遇相似,多家麻纺织生产企业负责人也表示,他们在国内市场上买不到可以与麻纺织企业完全匹配的生产设备。这主要是因为国内麻纺织生产设备市场有限,缺乏专门研究麻纺生产设备的大型制造企业,这导致许多大型麻纺企业直接从国外进口设备;而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紧张等条件所限,买不起进口设备,只能将棉纺生产设备实施技术改造,这种现状短期内很难发生改变。 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兼秘书长董春兴表示,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依然落后是制约麻纺织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尤其是苎麻剥制机械、苎麻脱胶机械前纺设备和黄麻生产设备更是亟须改造和更新换代。 湖南华升集团董事长刘政说:“苎麻生产仅脱胶就达14道工序,加之纺纱设备陈旧落后,很多苎麻企业还在用上世纪80年代的绢毛纺设备,生产效率低下,导致人力资源成本占了苎麻产品总成本的大头。苎麻生产过程中用水量大,排污的压力也很大,这些问题的解决就要求提高生产工艺。”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的核心技术依然是阻碍我国纺织业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制约因素。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自行研发一些设备来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一些机械的核心部件较大程度上依赖国外制造,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国外企业。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出于国家利益的切身考虑,具有技术垄断地位的发达国家不会轻易将具有领先水平的高端技术转让给我国。而一些技术较为成熟的企业出于保持技术优势的考虑,会严格控制其重要资源与核心技术,也不会轻易转让自己掌握的关键核心技术。虽然部分资金雄厚的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国外较成熟的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但这种方式并不能解决行业先进设备匮乏的根本问题。 设备升级重在创新 对于毛纺织、麻纺织、丝绸3个行业来说,设备升级的任务非常急迫。只有通过长期持续不断地创新,才能最终实现技术突破和赶超,向前沿高端环节迈进。 谈及设备创新,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国定认为,对关键设备的不断改良创新,强化技术装备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才能增强麻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真正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刘政也认为,麻纺织行业要实现升级发展,就必须从提升工艺技术装备水平入手,抓紧开发研制新型自动化、连续化的苎麻专用设备。同时,面对苎麻工艺流程长、工艺技术落后等巨大压力,纺织机械制造业和苎麻纺织企业须联合起来,将苎麻设备研究推上一个新台阶。 凌兰芳介绍说,湖州生丝产量大幅减少以后,丝织业却逆势发展。湖州市织造无梭化率近两年达75%以上,拥有先进的宽幅高效织造设备大约1000台以上,全年消耗生丝近2万吨,是全世界耗用生丝最多的城市,形成了大规模的丝绸织造产业集群。他认为,装备信息化在丝绸业转型升级中至关重要,因为装备信息化可以把质量控制从事后检测移到事先设定,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效率和品质。 江苏苏豪控股集团董事长沙卫平也表示:“在当今丝绸装备数字化、智能化的背景下,技术的提升尤为重要,要加大科技攻关与创新能力,用激励机制留住原有的丝绸人才。” 转自 | 中国纺织报,作者 | 滕卉荣 【环球纺机】主编:文中伟(文帅) 商务合作请联系:13524704816 另请关注【环球纺机】兄弟号: 【时尚印花】FashionPrint 获取数码印花专业资讯 上一篇:娃妈甩手摆烂,爸爸怎么办? 下一篇:店铺淘宝客你了解么?小心影响你的佣金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