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布了“从经济学的合约理论的角度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所分析的KPI问题”一文,提及阿里出身的苏杰写的《淘宝十年产品事》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都很棒,尤其《人人》一书更是看得我不断地击节赞好,还没来得及全书看完,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朋友圈里一再地强烈推荐,然而真的看到最后,发现此书的作者还是吃了没有学过科学方法论与经济学理论的亏,在后面引用他人的分析、以及分析到并非他工作直接相关的较不熟悉的领域的事情时,就频频出错了。 后来再看他最晚出版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更是错误多如牛毛,以至于我都不好意思再推荐这本《2.0》了。不过我还是客观地说一句吧,如果你是产品经理,是为了学习直接与产品经理相关的知识,这本《2.0》还是值得一看的,但要非常小心甄别这本书里所有不是直接与产品经理相关的分析,稍一从这个领域发散出去的分析,基本都难保不出错。由于《2.0》的错太多,我觉得实在没必要逐一指出了,懂科学方法论的人不难一眼就看出问题。还不如集中对《人人》一书挑刺,要写的内容少很多,却具有代表性,能以此示范如何运用科学方法论来判断对错。通过分析《人人》一书的错,能掌握到一些比较基本的科学方法论,读者自己拿《2.0》做挑错作业,效果更好。但要再次强调,其实《人人》一书比《2.0》强得多,本文“痛批”《人人》并不是说它很差劲。 《人人》一书中最严重的错误,出现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里的《如何让团队更开心》那一节中。后来我再仔细一看,发现那段错得很离谱的分析其实不是作者自己做的,而是引用他人的文章。可问题是那篇文章里错的也不止这一处,作者原文照录,可见他并没有发现这些错得很明显也很离谱的地方,否则就算认同里面的部分内容,也大可以选其中正确的部分概括一下,那就不会出现那么难看的错误。我先说那个很离谱的大错,就是该书引用一本所谓的社会心理学的书——我想这书传播的恐怕又是伪心理学。心理学比经济学是更严重的重灾区,面向普通人的通俗读物对心理学的介绍与学术界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几乎是截然相反的两回事,以前我推荐过真正是做学术研究的心理学家写的《对伪心理学说不》一书,当时看重的是这书也是一开头就先介绍“科学方法论”,作为摧毁很多普通人以为是心理学、其实是伪心理学的工具——提出的9条赠送礼物和激励员工的艺术。 其中一条就是关于送礼的:“一次送不如两次送”。应该说,这一条建议本身有一定的合理性——尽管我仍然觉得不太经得起事实验证的考验,因为我们看真实世界的情况,很多人送礼时,礼物往往不止一件,但还是一次性送出,不会按这个所谓的更符合心理学的建议分两次送出。分多次送礼的情况,往往是发生在求人办的事情比较复杂,有阶段性进展,每达到一个阶段就送一次,所以显然决定送礼次数的根本不是所谓的心理学,而是事情的进度。事实上这书引用的9条建议,在我看来基本上都经不起用事实来做一下验证就能明显发现是错的。但这一条的大错不是出在这里,让我暂且假设建议本身是对的,我要针对的是他的分析,而不是结论。他是怎么分析出这个建议的呢?他说:“因为快乐也是边际效用递减的。”作为一个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人,我一看这句就……什么叫“贻笑方家”,大概这就是最活生生的典型吧。我直接把我当时立即就在读书APP上写下来的批语在这里贴上—— ========= 无语,作者真的明白为什么叫“边际效用递减”吗?不懂的术语别乱用啊!这个证明恰恰是打脸的呀!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其实应该一次性送出礼物,因为第一次的边际效用最高,第二次就已经递减了……“一次送不如两次送”有可能是对的,但不能用“边际效用递减”来证明,而是好事分成两次发生,会让接收者产生“好运不断”的感觉,于是比一次发生有更大的快乐。而且只是两次,不是两百次,边际效用递减造成第二次快乐少于第一次(注意:这是在“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才成立),抵不过“好运不断”这其它因素变化所带来的快乐增加。要是好事分成两百次发生,边际效用递减的作用就会非常强烈,远远压倒其它因素的作用,人对好事发生完全麻木无感,一点快乐都没有了。 ========= 竟然用一个其实在逻辑上是推翻自己结论的理论,来试图证明自己的结论是对的……这好比是一个人大声嚷嚷:我认为10+10=30,因为1+1=2啊!好吧,我作为一个经济学科班出身的人这样讽刺那肯定是个经济学小白的作者——我估计他其实连心理学都没正规学过,更不要说经济学了,只隐约听说“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在经济学里是作为一个心理规律使用的,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地照搬过来,只想着扯经济学这张虎皮给他那半吊子的心理学拉大旗——可能是太不厚道了。不过我着重提这个错,其实包含着一个重要得多的东西,不知道有心的读者注意到没有。那就是我在推理的过程中,将“礼物分两次送”在想象中推到尽为“将礼物分两百次送”。边际效用递减定律其实一直在发挥作用,只是送礼的次数少时它使得快乐减少的负面作用被“其它因素”的干扰而受到压制,使得呈现于人们眼前的现象(两次送礼有可能让人更快乐)似乎将这个定律推翻了。科学方法论要求科学必须有第三部曲,即事实验证。那9条建议也好,《人人》一书的作者频频出错的部分也好,问题都出在这第三部曲,都是在事实验证方面翻了船。但乍一看被事实推翻,不一定真的是理论或解释有错,还要查一下有没有“其它因素”干扰了。这是科学第三部曲事实验证的难点所在。自然科学可以做实验室验证,人为控制其它因素不变(物理学称之为“控制变量法”),经济学这样的社会科学是无法做实验室验证的,必须想出另外的替代方式。 替代自然科学的实验室验证的方式有好几种,一种就是这里说的“推到尽”——这是俗称,如果要找个正规一点的术语,我认为应该称之为“极限思维”,因为这种方式其实来自于数学里的极限,但用的是它的理念,而不是它的形式。我在《经济学讲义》里没有明确地提过这种“推到尽”或“极限思维”,但其实有用过,那就是《成本的概念》一讲里提及如何将历史成本对人的选择行为的干扰分离出来,只让机会成本发挥作用,从而证明决定人的选择的是机会成本,而不是历史成本。历史成本对人的选择会产生影响,是由于信息费用的存在,所以要将历史成本的干扰隔离,就要找一些极端的情况,其局限条件恰好满足了信息费用为0的要求——这跟物理学早期要证明“自由落体定理”(物体下降的速度不受质量影响)所面临的困难是类似的,直观地想就是要找到满足摩擦力为0的情况。这“极端的情况”就是推到尽,将信息费用推到0的尽头。乍一看这种极端情况太难出现,但仔细一找,其实真实世界里没那么难找到,如非典时的口罩、古董等。 在《经济学讲义》时我没明确提“推到尽”,只用了“极端情况”的形容,是因为那里是找真正存在于现实世界里的现象去做事实验证,而“推到尽”更多是一种思维方式,不需要找真的存在于世的现象,只需要在思维的想象中是符合逻辑的存在,就足够了。所以,这更像是一种“思维实验”,而不是真的进行的实验室验证或真实世界的事实验证。如上述关于送礼的例子,把礼物分两次送现实中是存在的,但把礼物分两百次送是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的,只能在思维的想象中存在——这正如数学的极限,把一段距离无限细分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能在思维的想象中存在。但不管是真实世界里确实会存在的现象,还是只能在思维的想象中符合逻辑地存在,“推到尽”或极限思维的本质,都是将情况推到极端(或者是真实世界里在某些情况下确实能出现那个极端,或者是真实世界里出现不了,但可以凭逻辑的推理能力想象出那种极端的情况),使得其中一种局限条件(影响因素)的作用跟着变得极端地大,完全压倒了其它因素的影响,于是其它因素的干扰相对于那种局限而言变得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计,从而达成“其它因素不变”的要求。我在《解读〈经济解释〉》一书(总是有读者来问这本书的下载地址,我已经发过一次,还是很多人不知道,这里再发一次:https://pan.baidu.com/s/1o8r8MGq)里倒是专门腾出一节来介绍这种“推到尽”的思维方式,想详细了解的朋友可去看那书。 这里要再次强调的是,我特别喜欢数学里的“极限”,就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学概念,更可以引申为一种用途远远超出了数学的思维方式,所以它其实已经是更为广义的逻辑学理论。给学生上课时如果时间充分,我一定会给学生讲一下这个极限思维,先是问他们上数学课学微积分时,数学老师是怎么给他们介绍极限的,有没有介绍极限的历史。学生都说没有,我就从介绍极限的历史讲起,因为那才是真正理解极限思维的重心所在。学极限如果只学了一堆求极限的数学公式,那你就是名符其实的“买椟还珠”了,极限最精华的东西完全没学到,你学的只是算术(套用公式计算数字),根本就不是数学,得其形而失其神,愚之极矣!——顺便说一句,对于近代物理学家,我最佩服的是牛顿和伽利略,对牛顿的佩服并不仅仅因为他在物理学上的贡献,还因为他的极限思维。而对伽利略的佩服,则是源于对他巧用脑子克服当时的技术条件落后而无法做很多直截了当的实验室验证。我认为最值得经济学家学习的物理学家其实是伽利略,因为经济学不能做实验室验证,对实验室的依赖要转向对活用脑子巧妙设计验证方法的依赖。 无独有偶,还有一种替代实验室验证的验证方式,也是运用数学原理,也是用其神而不是用其形。那就是不懂科学方法论的人往往把中医当成非科学,其实中医是科学,但神奇地,它的科学性质更像经济学这类社会科学,而不是像西医那样明显属于自然科学。误以为中医不是科学的,一个问题是出在对科学第一部曲的不理解(基本假设、公理不需要真实),中医的理论基础植根于道家学说,属于哲学范畴,看起来非常玄虚,但如果把这整个当成中医的基本假设(体系),就完全不是问题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中医无法进行双盲测试,这其实又是牵涉到控制“其它因素不变”的问题。西医的双盲测试在本质上是实验室验证,中医却有如经济学那样,就是不能做实验室验证的。但关键是科学的第三部曲是事实验证,可从来没有狭隘地说是实验室验证。不能做实验室验证不等于不是科学,只等于要设法以别的方式替代实验室验证。长时间大规模反复验证(不是重复实验)就是替代方式,这背后的支持是数学的“大数定律”的理念(准确来说应该是“大数定理”,因为是能证明的,这里是随习惯而称呼):只要样本的数量足够多,随机变量的影响(其它因素没能保持不变的干扰)能互相抵销而不予理会。这一点我以前已经有文章详细分析过,这里不再细说。这里要再补充的一点是,我以前还说过张五常教授建议的经济学做事实验证的方式是提出尽可能多的各种含义进行验证,可验证的含义越多,验证结果就越可靠。这一观点的背后,其实还是“大数定律”,只是样本数量比上述的长时间大规模反复验证要少得多,一般能想出三四个可验证的含义就不错了,所以不容易意识到这观点的背后还是“大数定律”。不过解释的现象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不重要的现象,随便解释一下就够了,不要说三四个含义,有两个都差不多够了。重要的现象,当然要多花脑力与心力,想出十个八个可验证含义都不嫌多。这方面的范例,以前我分析滴滴打车之类的网约车的问题时引用过“新灵”给我写的电邮,他一口气提出了7个可验证含义,让我大为拜服。另外就是张五常自己的《佃农理论》中他以事实验证做得出神入化而引以为傲的第8章。 扯得有点远了,说回《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的错误。那书里引用别的书提出的9条建议,有很多都是经不起事实验证的,当时我给这9条建议写了个总评:“这后面又心灵鸡汤起来了,太容易找反例证伪,只是听起来新鲜有趣,但这样不管局限会很容易撞上反例的。”详细的分析我不再另外做了,只把当时一边看一边写下的批语都复制如下—— 有一条是“没选择优于有选择”,这大概是想着针对那些有“选择困难症”的人的心理吧?可是他举的例子是什么呢?竟然是说奖励团队“海南游”优于每人给现金2000元。因为海南游是已经给你选好了去海南旅游,你没得选怎么花这2000元。那时我一看就立刻知道分析是错的(但结论有可能对),并写下这么一条长长的批语:“海南游”优于2000元奖金的原因根本不是“没选择优于有选择”,而是旅游是团队活动,有额外的增加团队成员感情的“非货币价值”(我每次参加完集体旅游都能强烈地感受到与同事同学的好感度显著飙升),这是增加货币收入完全不可能达到的效果。其实非货币奖励或福利,相对于货币收入,都有交易费用较高的缺点,所以任何企业都一定有货币收入,却不一定有非货币收入。而即使有非货币收入的,也一定是货币收入为主,非货币收入为辅,货币收入相对于非货币收入的优势是压倒性地明显。但为什么还是有非货币收入存在呢?就是因为在某些局限下,非货币收入能带来货币收入所没有的额外利益,超过了非货币收入相对于货币收入有更高交易费用的劣势。除了这里说的团队旅游有融洽感情的额外作用外,以前我分析过“女性产假”的员工福利有“绑住”员工的作用,也是类似的逻辑。 又有一条是“小奖不如没奖”——这么反常识的建议,你觉得能活得过事实验证的考验?我的批评直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用《人人》这本书的作者在前面提的建议去怼这一句:这一条更搞笑,难道作者(按:写这条批语时我还没注意到这9条建议是作者引用另一本书的内容,所以其实不是作者本人写的)完全没注意到这跟他前面细心地叮嘱项目或活动完结时一定要记得给团队成员买夜宵之类的犒劳感谢,是前后矛盾的吗?有胆你就试试一味要人家办事却连给人加个鸡腿那样的小恩小惠也没有,用不着多久自会领教到“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再有一条是“涨工资不如发奖金”。这一条我在“微信读书”那边看的时候看到有好些评论是强烈反对这一条的,都说他们更愿意涨工资。又有一个读者语带讥诮地说:“这书的作者是站在老板的立场提建议的嘛,这说的是发奖金对老板更有利,可不是说对你们这些打工的更有利。”(大意如此)但我认为双方都不对:我想了想,作者和评论都不对,都是只适合某些局限。从事实验证来看,如果涨工资一定不如发奖金,那现实中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涨工资的奖励?作者一引用别人写的东西就好像忘记了自己写亲身经历的案例时务实地从局限出发,忘记了自己说过的“法无定法”,没有适合所有情况的最优方案。 这一类错误其实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我后来想想,索性给它专门起个名字,叫“单边主义”。这本来是一个国际政治外交的术语,指美国那样的大国在国际事务上很霸道,只管自己想怎么干就怎么干,不跟相关国家商量——如果相关国家是一个,与之商量好取得共识之后才行动叫“双边主义”;如果相关国家有多个,都一一商量好取得共识才行动叫“多边主义”。这里用这个术语,含义自然是改了的,是指在解释现象的时候只看到眼前这个现象,只顾着列举眼前这种选择是怎么怎么的有好处,完全忘记了现实中与之截然相反的现象或选择也同时并存着。如上述的例子,“涨工资”与“发奖金”两种奖励方式在现实中都普遍地并存,只是一味地强调“发奖金”的优点,却无视“涨工资”的选择也客观地(而且是普遍地)存在着,这个事实本身就已经推翻了你的解释。显然,两种方式一定都有可能是最优的,只不过适应着不同的局限,不看局限就将某种方式绝对化为无条件最优,一定是违反科学方法论的。其实前面提的第一条建议的错误,当然是大错特错,但从例子引申出来的奖励旅游与奖励现金两种方式在现实中都客观地存在,一般化之后就能看到本质上是货币收入与非货币收入的两种奖励方式,货币收入比非货币收入更普遍,但非货币收入仍然顽强地适者生存着,所以必须考虑它适应了哪些比较特殊(因此相对比较少见)的局限条件。 这就引出《人人》这本书比较早的地方就已经出现的一个小错,是作者自己分析熟悉的工作时出现的,不是引用他人文章或分析自己不熟悉领域时才出现的。那就是他指出,如果是偶尔出现的问题,就不需要专门设计流程(模板、规范)来解决;但如果是经常出现的问题,就需要专门设计流程了。这很正确,你看这就是看着局限确定最优选择,实际上我之所以那么喜欢这本书,就是因为它在大量的问题上给出的答案都是这种着重看局限,而不是片面地“单边主义”,让我觉得作者真是非常务实,好像很懂科学方法论中关于局限的重要性的强调。但接下来作者小结了一句:对于偶尔出现的问题,只需要寻求可行解;对于经常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寻求最优解了。学过经济解释(符合科学方法论的经济学)的人马上就能看出这说法有问题,可行解就是最优解,不能这么说得好像可行解是非最优解一样。偶尔出现的问题,或者是需要紧急解决的,是没时间或不值得多花时间去搜索多种解决方案再从中选择最好的一个,而只需将最早找到的那一个解决方案用上,所以作者才会把它称为“可行解”,而不是“最优解”。但时间不够或不值得多花时间本身就是一个局限条件,最优永远是局限下最优,不可能是无条件最优,觉得这个找到的第一个解决方案不是最优,那是因为你忽略了时间成本这个局限条件而已。理论上当然有可能再多找几个之后进行比较,会发现后面的方案更优,但多找就要多花时间,所谓更优方案所带来的利益增加抵不过时间成本的增加,那个更优方案其实根本不是更优,而是更劣(因为时间成本更高,且抵销了利益增加有余,造成净利益是下降的)。 换个角度来看,作者认为经常出现的问题要寻求最优解,他认为那是最优解,是因为已经寻找了很多很多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后选了一个最好的。如果不考虑时间成本,它真的是最优解吗?恐怕未必。假设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有100个,你寻找了80个之后,经过对比发现第30个是最好的,后来找的50个都没有出现更好的了,于是你判断即使再找20个,应该也不太可能找到更好的,就不再找下去,直接采用第30个,并认为这叫“最优解”。但“应该不太可能”只是说余下还没找的20个方案里出现更优方案的机率很低,可是小概率不等于0概率,还是有可能真正的最优是第90个。所以,如果不考虑时间成本,谁能说你真的是找到了最优解?只是因为继续找下去出现更优方案的概率非常低,也就是增加的期望利益很低,相比之下搜索更多方案所要增加的时间成本就很高了,不划算,所以你理性地选择了不再搜索下去,尽管知道有出错的可能性。——这其实解释了为什么搜索引擎的第一页位于前方的搜索结果是最值钱的,因为人们搜索时,如果搜索的是不太重要的信息,往往只搜索第一页,甚至只看第一页的开头几条;即使搜索的是比较重要的信息,也只会搜索前几页,几乎不可能有人一直搜索到10页、甚至100页之后。于是搜索引擎才会将相关性高的搜索结果放前面,搜索引擎的盈利模式才会采用“竞价排名”。由此可见,如果不考虑时间成本,经常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样不能称之为“最优解”。 这又进一步引出《人人》有一大片的错误内容在于引用《怪诞行为经济学》,认为人在购物时不会对功能、价格做理性分析。对这种错误观点的反驳有两种,第一种反驳要用到与前面的分析一样的逻辑:人其实是做了理性分析的,但是当消费选择涉及的金额不多,重要性不高时,消费者对收益与成本的衡量进行得很快速(因为不会过多地搜索解决方案),好像是想都没想,只是被一时冲动所胁持就做出了选择。有一句粤语俗话说:“买房子不是买大白菜。”言下之意就是买房子的时候要多加衡量,不要凭一时冲动做选择,因为不像买廉价的大白菜那样即使选错了也损失不大。当然,在中国买房子会受到一个“其它因素”比较严重的干扰,那就是中国的房价整体而言一直在上涨,导致买晚了、决策迟了就要付更高的价格、甚至是买不到,于是地产商就祭出“造价”的营销手段,如雇人排队造出很多人抢购的声势,其实还没卖出的单位却插上表示“售出”的小旗子,让买房的人感觉房源在迅速减少,从而迫使他们对如此大宗交易都不及细想就匆忙下单。可是,这一切的“造价”还是要基于总的来说房价确实上涨、销售确实火爆的事实,“日光盘”并不都是地产商伪造出来的,反而基本上都是真的,买房者才会那么容易相信。总之,在控制了其它因素不变的前提下,观察人们买房子与买大白菜时,哪种情况所花费的调查、衡量的时间更长,就能清楚地看到自私或理性对人的行为选择有着绝对严格、从未被事实推翻过的支配力——人的行为变化是源于局限变化,所以“法无定法”;但自私理性这类基本假设是属于放诸四海而皆准、永远不变的根基,是“以不变应万变”。一定要看清楚你正在使用的是局限还是基本假设,前面说只有“局限下最优”,没有“无条件最优”,局限是可以变的,但“最优”是不变的,因为“最优”在逻辑上等价于自私理性这个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考虑一切局限,人的选择永远都是最优解,所以用于应付偶尔出现的问题的可行解已经是最优解。 还有第二种反驳,那就要用到科学方法论关于科学第一部曲的规定,就是基本假设不用证明,甚至不需要是真的,还不准质疑。理性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科学第一部曲,不需要是真的,也不准质疑——前面说过中医是科学的,也提到了这一点,中医的理论根基源于道家哲学,很玄虚,但如果把这理解为中医的基本假设(体系),它不用证明,甚至不需要是真的,而且不准质疑。消费者在购物时可能真的没有做理性分析,但经济学就是假设他是理性的,都说了是“假设”,那就是不需要是真的。科学第一部曲的规定非常颠覆一般人的三观,正如进化论刚刚出现时,说人是从猴子变过来的,也一样很颠覆三观。所以科学方法论是需要专门学习的,进化论是需要专门研究的,不是靠人的感觉、直觉、经验就能知道的,要接受就更难了。 顺便再说说《怪诞行为经济学》,其实《人人》一书的作者无意之中是给引用这本书提到的《经济学人》的怪异定价方式做了事实验证的,那就是他指出“炮灰版”的定价方式要成本足够低才靠谱,所以往往出现在虚拟的产品上,互联网、软件行业会特别适用,反之如手机就比较难用。然而他所引用的《怪诞行为经济学》的例子中《经济学人》是既有电子版,又有实体版,不完全是虚拟的产品,而星巴克的大杯、超大杯更是实打实的有形产品。也就是说,作者自己的结论不正是推翻了这种怪异的定价方式吗?再换一个角度看,作者说手机不适用,可是手机的资费套餐就该是再虚拟不过了吧?可是我们看到三大电信运营商的资费套餐中有大量出现这种怪异的定价方式吗? 再扩大来想,除了《经济学人》、星巴克之外,各行各业有大量普遍地出现这种说得好听是诱导、说得不好听是骗消费者的定价方式吗?即使是《经济学人》,这种定价方式真的有长期地实施吗?——我不提星巴克,是因为我不认为它如此定价的本质是“骗”消费者去买貌似很便宜的超大杯,这无非只是“量大打折”而已,超大杯特别便宜是星巴克在竞争压力下不得不将量大带来的成本下降通过减价让利给消费者。觉得超大杯如此低价是“怪诞”的人恐怕是从来没逛过批发市场,没见识到量大之后价格(反映成本)可以降得有多低。曾有学生在做作业时也提了这个星巴克的例子,我在批改作业时批评了他盲目相信印在书上的东西,不做事实验证,是没有科学精神的表现。他吸取教训做了事实验证,承认自己第一次去星巴克时才受此定价影响,但喝过一次后发现自己根本喝不完超大杯,算下来其实并不划算,于是后来再也没有去点超大杯了。由此可见星巴克即使动机是“骗”,也只能骗一次,如此名牌大店怎么可能靠将所有新来的消费者都骗上一次来挣钱?这既不长久,也有损品牌的美誉度,不可能真的是星巴克的动机,《怪诞行为经济学》的作者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话说回头,其实这本书的名字“怪诞行为”已经暗含真相,行为之所以被目为怪诞,主要还不是因为不合理,而是因为少见多怪。撇开“非理性”这种非科学的解释不论,如果真的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行为怪诞的成因一定不是因为非理性,而是因为局限很罕见,所以导致适应这些罕见局限而出现的行为也很少见,于是被目为怪诞。以《经济学人》的定价来说,如果它长期使用这种定价方式,那要调查一下《经济学人》的特殊局限是什么,你想模仿的话,你的产品所面临的局限能跟它一样吗?若是这种定价方式很普遍,那么即使没搞清楚特殊局限是什么,盲目模仿而“撞对”的机率还比较高;可是这种定价方式那么怪诞,“撞对”恐怕是小概率事件吧。古人讥笑这种不调查局限就盲目模仿的人是“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现代人在社会科学方面的智慧还真没超过古人啊! 更进一步,《经济学人》这种定价方式如果也没长期持续,那么有两种可能性:其一是它只是为了达成一个短暂的目的而采取这种定价策略,既然是短暂的,很快这个目的就消失了,于是就不再采用了。其二是这种定价策略根本就不成功,所以只推出一段时间就发现被市场证伪而赶紧取消了——是的,对于有市场的产品来说,市场就是最强大的事实验证,但我们学习理论、在产品推出市场之前就进行各种验证,正是为了避免被市场“分分钟教你做人”,少向市场交学费,少因被市场证伪而影响品牌形象。《人人》这本书里其实讲了很多相当实用的方法,都是关于如何尽早让产品接触局部的市场,以便更快地、更低成本地发现错误(即由市场来做事实验证),那都是这本书的亮点。如果情况是“其二”,人家都已经掉过进去的坑,你就别再重蹈覆辙了嘛。如果情况是“其一”,那么根据《人人》的作者自己说的原则:偶尔出现的问题就没必要去做流程、形成模板规范了。人家为了应对短暂出现的目的所采取的策略,何必费那么大劲去研究呢?——我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 总之,“怪诞”的行为通常都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除非是用于“推到尽”或极限思维而找的极端情况(然而像古董这类极端情况也并不怪诞,因为这种极端情况其实还挺常见的,只能说是相对少见,并不是真的非常罕见)——因为局限过于特殊,即使解释清楚了,可能也只是“特殊理论”,不太具有一般化的价值。只不过以卖书而论,套用新闻学里的一句名言“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就是要搞些奇闻怪事才容易吸引眼球嘛。由此可见,这类书的目的就是贩卖猎奇,并不是出售知识,是娱乐圈的套路,并不是做真学问,大众确实喜闻乐见,但如果你错把这当成真知识的来源,那就只能被他带坑里去,缘木求鱼了。不过呢,《人人》的作者是不是真的相信《怪诞行为经济学》,也是要打个问号的。因为就在那一段内容的前面,他谈自己亲身从事过的一个淘宝项目,做得相当成功,定价方式可都是很常见的——先是免费体验一段时间,然后以买一送一、送红包等方式各种打折减价,到最后用户量稳定下来后才正常地收费。像“买一送一”这种相当常见、却又不是直接减价(相当于打五折)的方式,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我就出过这么一条作业题:“为什么有些促销用直接减价打五折,有些用买一送一?”这种定价方式的解释才是困难而重要的,既要避免犯“单边主义”的错误,又显然无法用消费者“非理性”这种非科学的花招糊弄过去。更重要的是这个现象非常普遍,触目可见,这意味着它所适用的局限是经常频繁地出现的,解释的价值就很高了。也就是说,《人人》的作者真的做定价决策时,用的是买一送一这些常见的招数,一点都不怪诞。那么问题来了。斯蒂格勒在《价格理论》里对主流经济学提出的“偏好”概念暗含讽刺时是这样幽默了一把的:“汤姆说他非常讨厌牛肉,但他看见牛肉就扑上去大吃特吃,那么经济学家应该认为他是偏好牛肉呢,还是不偏好牛肉呢?”类似的逻辑,《人人》的作者一边引用《怪诞行为经济学》的例子,一边自己定价时其实并不使用,他到底是相信行为经济学呢,还是不相信呢?我不认为《人人》的作者是有意识地口是心非,而是他一旦离开自己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时,也出现了与他笔下的用户如出一辙的状况:用户说出来的需求,往往并不可靠,自欺欺人的情况太多了。问题的根源未必是用户故意欺骗调查人员,而是普通人没学过科学方法论,自己都被自己骗了,搞不清自己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性,就是《人人》的作者可能只是将比较新奇的想法摆出来,不是表示同意,而是展示一下脑洞可以这样开,帮助读者开拓一下思路。像在那一章里,他除了引用《怪诞行为经济学》之外,还引用了《水平营销》,不是直接引用,而是引用一个网上的人受到该书的启发对如何卖包子大开脑洞地想出各种创意。仅从开脑洞的角度来看,这没啥问题,但想想为啥现实中没人这样卖包子?也就是一旦做事实验证,这些所谓创意基本上都是全军覆没的——所以用开脑洞的方式寻找有实用价值的创意,其实效率非常低。与其这样简单粗暴地套用招数,还不如有意识地寻找具有可比性(即局限条件比较相似)的行业来作为参考。作者在更后的地方提到他们这些做产品经理的人怎么对着一张餐馆菜单脑洞大开地设想如何以“互联网思维”设计菜单,都想得很high,到最后回到实地,想想为什么现实中没有这类“互联网思维菜单”出现?成本不允许也。所以如果只是想练习开脑洞,真的没必要崇拜《水平营销》这类书,多想想“跨界”就行了,用一个行业的通行做法生搬硬套到另一个行业去,自然就能开出很多脑洞,当然要真的落实去做时,还是得坚持做事实验证。 胡适早就说过:“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些真的不是什么新东西,全是胡适那个时代就已经有的科学方法论而已(“大胆假设”对应科学的第一部曲,“小心求证”对应科学的第三部曲)。但怎么能做到大胆?想象力不够怎么补救?除了前面提到过的“推到尽”(极限思维)之外,这里还可以再提两种常用的:逆向思维+跨界思维。而思维这东西正属于科学的第二部曲,恰恰是胡适那句话里缺少了的部分,补上就完整了。关于“逆向思维”,我在批判另一本吸尽眼球、但又是属于非科学、用娱乐圈套路实现畅销的《失控》的书的文章中再细谈,因为那本书反复使用的其实就是“逆向思维”,但它不告诉你,只是利用这种思维制造出吸引眼球的效果。你要是看不破,不但没学到这种真正重要的思维,反而被它带进“单边主义”的坑里去。不过,如果你居然要靠看《失控》这种误导性很强的书才能掌握“逆向思维”,那只能说明你的数学又是没学到精华,得其形不得其神。因为怎么可能有人读过中学,还不知道“反证法”这种数学证明方式的?“反证法”就包含着逆向思维——先逆向思维,然后找矛盾。 《人人》一书还有一大片比较大的错误是出在最后对中国教育的批判上。我自己就是做老师的,正如作者是做产品经理的,对本行的局限条件再了解不过了,所以对于作者这个相当于是用户在那里抱怨产品、提需求,也是一眼就看穿他的分析基本都不对,又是可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地就用作者自己在书里叮嘱产品经理要怎么对待用户“说出来”的需求来应对:不要全信,要分析出真正的需求所在,而且不要按用户提出的解决方法来照办。但这篇文章已经太长太长了,教育这问题要详细展开来讲,不费点篇幅是打不住的,我还是以后另外写一篇文章来专门针对这个题材吧。 最后,还是要再次强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是很好的,90%都是对的,要不是错得那么少,怎么可能只用一篇文章就能基本上把错误都挑完了呢?而且它的错也很有代表性,很好地示范了科学第三部曲事实验证的作用,所以值得挑刺。如果是纯粹的垃圾,对垃圾的批评也只是垃圾而已。 上一篇:震撼来袭!2024年度明师课堂师训无忧线上线下联动活动~谁能抗拒这场知识的狂欢? 下一篇:Web前端性能优化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