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中美、以生态食物为载体的🍎 🌲 可持续媒体与教育平台🌲 ![]() 你或许也常抱怨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问题,可作为城市中普普通通的一名消费者,你是否想过:除了在外界条件的限制下生存,自己能带给世界什么改变? 消费者如何成长为有力的创变者?参加SMART可持续跨界考察的团员李娟为我们分享了她的历程,希望能带给您启发和鼓舞。 ![]() ![]() — 结 缘 — 是不是只有生了病才会认真思考——人生究竟应该如何度过? 至少我家是这样。 我先生七年前的一场大病,促使我开始反思: 除了工作压力大、复杂的职场关系、抑或遗传因素外,还有什么原因让生命如此脆弱? 我们究竟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才叫做幸福? 事业有成、功成名就、财富自由等等是真正的幸福吗? 原来我们目前的人生中缺少了重要的一味——生活! 一日三餐的生活就是柴米油盐,就是家人的身体健康,就是与家人、亲友在一起的时光,就是邻里之间的友爱相帮…… 于是,我开始关注起一日三餐,我们吃的是什么,怎么吃,吃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怎么来的。于是,我经历了从市郊乡村认领6畦地由农民负责耕种自家定期去采收、去商超采购有机食品、亲自到有机或生态农场考察后购买生态食物的过程,从不自觉到自觉…… 随着这种执着的追求,家里餐桌上食物的味道渐渐发生着改变,原本对食物没有感觉的我竟逐渐喜欢上了“吃”,而且是简简单单的“吃”,少油少盐好像很容易实现了,吃的什么食物就是食物本身独有的味道,不用过度烹饪,不用特别添加调料,食物就变得如此美好,好幸福! ![]() 在幸福的“吃”的路上,随着与生态小农的互动、在向专业学者讨教的过程中,我的认知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原来食物不仅仅是个吃的安全的问题!食物连接着我们人类社会的各个系统,无论是用有机方法、自然农法、朴门永续还是生物动力农法等等各种方法种(养)植,其本质都是在尝试通过恢复土壤活力,减少污染,照顾环境,帮助我们人类在地球上更好的生存。 生态农业是与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我发自内心地感谢这些在生态有机农业的路上辛苦耕耘的“新农人”,正是他们的不懈实践才使得我们这些城市中人有了新的选择! 从吃的安全美味、到吃的健康营养、再到吃的环保安心…… 从食用有机食物到转向有机生活,一扇门在不经意间向我缓缓打开…… 吸引力法则表明:你处于什么样的频率状态就会吸引什么样频率状态的人事物。 “食物森林Forested”公号就这样走进了我的视野——《美国工业之都竟变成全民农耕的天堂》中Devita女士激情澎湃的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在城市社区中实现食品安全、社区和谐、商业繁荣、永续生态的真实场景。 ![]() ——多么令人向往、有趣又有意义! 城市不再是扁平的,而是立体的,有生气的、生态的,永续的。 ![]() — 收 获 — 什么是可持续食物与生活? 带着强烈的好奇与期许,我加入到2019年台湾SMART可持续跨界考察的旅程中,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分享此行的收获与感动:
农场篇 我们一共走访了4个农场,包括:南澳好粮食堂100米之内的小菜园、石梯坪海稻田、打碗花农场与罗杰农场。每一个农场都不大,对于农业我是门外汉,这几个农场我理解都应在宽泛的自然农法范畴之内,农场主以尊重大自然为乐事,着力打造小区域的自然生态系统,不纠结于多产,对于土地更多的是照顾,同时也享受着土地丰盛的馈赠。 ![]() 好粮食堂的小菜园 ![]() 石梯坪海稻田 ![]() 打碗花农场的一角 ![]() 罗杰老师与本然农法的农场 社群篇 如果说每一个生态农场都是在打造一个个微小的自然生态系统,那么销售有机食物的社群或组织就是在打造一个个的社会生态系统,发挥着连接自然生态系统并改造传统社会经济系统的作用与价值。 我们一共走访了5个这样的经济组织,合朴农学市集、慈心有机农业发展基金会(简称慈心)、有机通路里仁公司(简称里仁)、台湾原味、厚食聚落。 大体分成三种情况: 第一种:以慈心与里仁为代表的成熟的社会企业商业模式。慈心与里仁同源,始于宗教团体的推动,是台湾较早从事有机生态农业推广、寻求对土地、对生命和平共存的相处之道、守护大地兴万物的组织。 21年来慈心以“光复大地、净化人心”为核心理念,以照顾土地中大大小小的生命为出发点,发挥互助合作的精神,通过推广有机或友善大地的耕作方式、通过绿色保育、种树计划、蔬食教育、净塑推动等等业务,寻求地球人类幸福的永续。 而里仁公司则侧重于改造传统的商业行为,重新定义“通路”的价值,致力于在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三者中打造诚信互助的关系。这样,农夫愿意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照顾土地、作物与动物;厂商愿意诚信生产,不添加,做自己吃的健康食品;消费者愿意用实质的购买行为给予农夫和厂商以实际的支持,三者彼此感恩、彼此尊重,最终形成一个共同的生命体,一个真心互助的良性循环体系。20年来众志成城克服各种挑战,让有机耕种成为可能,用“利他”之心,重塑了一个良善的社会消费环境。 ![]() 里仁公司的李总在介绍里仁诚信互助感恩的流通体系 第二种:以台湾原味为代表的社会企业。被尊称为部落妈妈的吴美貌老师,是这家组织的灵魂人物,她从兼职到全职,以保育台湾原住民部落经济、文化、人文为己任,历经10多年的时间打造出了“台湾原味”这一有机品牌。她的理念是:不要让食物离自然越来越远,不要让人离土地越来越远,让部落的农事有机,让部落的智慧传承,留一条路让部落的青年回家。 ![]() 第三种:以台中的合朴农学市集与新竹的厚食聚落为代表的社群组织。是一种友善的部落型经济、社区经济。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关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连接,使农人与农人、农人与小手工作业者、农人与城市消费者、小手工作业者与小手工作业者之间,以有机或无农药化肥的农产品、无添加的手作产品为媒介,通过纯朴的互助与协作,在人与人之间重拾信任,在保障彼此身体健康的同时创造美好的生活。 陈孟凯老师发起的合朴农学市集深深地吸引了我,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用11年的时间打造出了一个美好的社区支持农业的典范,重建了一个和谐温馨的生活场景、互助友善的社群关系,一种斜杠精实创业的生活方式,更是因为发起人为了保障这项公益事业可持续而建立了一套制度体系和有效做法。同时,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宣传城乡互利共生的有机关系,开展专业培训等等,提倡消费者食用当地当季食物,培养内部团队成员成长为可独立经营的实体,建立了诸如咖啡部落、社区豆腐坊、联合酿贩所等等一系列小小的经营单位,打造出了一个完整的美好良善的生态系统。 ![]() ![]() 合朴农夫市集上餐具清洁与环保袋的循环使用 ![]() 厚实聚落的米粉烘焙店 餐饮篇 台湾把生态或有机餐厅称为友善料理,“友善”两个字体现了餐厅经营者对土地、农人与消费者的态度,是有温度的,是带着情感的。 我们先后在10余家不同特色的友善餐厅就餐,既包括农夫市集上的施杂货、也有日本定食特点的禾丰田食、泔米食堂、稻禾集团之穗科手打乌龙面与元禾食堂等等,还有诸如小小蔬房、好粮食堂等,大都是围绕可持续食物产业链而用心经营。特别是此行大都是素食,尽管食材更加受限,但用坚果、水果与香草一样可以使食物口感丰富、风味多样,味道极其美好,彻底颠覆了我对素食餐饮的认知。 ![]() ![]() ![]() ![]() ![]() ![]() ![]() ![]() ![]() 综合起来,几点感受: 一是关于食材选择,以在地食材和当季的新鲜食材为主,少用或不用化学添加剂,如好粮食堂堂主叶品妤女士,在南澳的乡间开了一间小小的无菜单料理店,距离小店100米左右就是她自己耕种的一个小小的生态农场,她认真实践着从农场到餐桌的半农半X的生活; 二是店铺规模,无论是远离市区还是位于商圈,大都小小的但很暖、很温馨,真的是小而美; 三是关于经营,初期很难,食材受限、出品受限、人才培养困难,有些店因而关门,但仍有更多的友善料理店新生出来,几乎都是创始人带着理想、带着情怀自己投身研究料理,体验农耕、学习不同的经营方式,不浪费,不贪心,合理控制成本,最终凭借食物美味、价格合理而生存下来,秉持初心很重要; 四是关于厨师,大都比较年轻,传统的师傅很难转做友善料理或无添加的素餐,所以都很注重对厨师的培养,特别是价值观、团队精神、职业心性的培训; 五是宣传推广,很注重口碑、关注顾客评价,回头客居多,有的则是当地的网红,成为到了当地必须要去拔草的餐厅。 食物森林篇 食物森林就是模仿天然森林的样子进行食物种植。原始森林是多层次的、立体的、多元产出的,也是人类食物最早的来源,模仿森林种植食物不仅可以生产出丰盛的食物还是恢复自然环境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台湾行,我见到了真实的食物森林! 城市中的景观不仅仅是花草的天地,还可以与农业生产合作,让农业与城市中的土地协作,通过合理的设计,实现生物的多样性、栽种空间的立体化、食物来源的多渠道。 在台湾主妇联盟环保基金会,我们见到木兰老师为首的这些身兼妈妈、建筑师、美食家、环保学者的义工们的快乐生活,她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色生活,支持地球永续。她们在台中的一块小小的土地上打造了一个小小的社区食物森林,自行堆肥、种植各种水果、蔬菜,食物产出非常丰富。 ![]() 台中主妇联盟环保基金会的社区食物森林 在“四口之家永续家园”,我们见到了一个小小的食物森林的样子,尽管小,每一点都独具匠心,在其总设计师刘德辅老师——一位永续家园的实践者的讲解下,我们体会着其中的美妙,想像着一家四口人在这个小小的食物森林的帮助下如何幸福的生活。 ![]() ![]() 四口之家的微缩食物森林 大地旅人朴门教育基地是临时加进的行程,大地旅人是美国人Peter与台湾人江慧仪两位老师共同创建的一个非常棒的食物森林教育基地,位于台东都兰山,5亩地大小, Peter老师带着我们进入了这个小天地,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一个原始森林,没有小的感觉,一抬头、一举手,都有食物,瓜果蔬菜产出非常丰富,很美妙。 ![]() ![]() 大地旅人朴门设计的建筑与食物森林一角 新竹与竹北的食物森林示范基地,都是由台湾梧桐基金会与政府有关单位合作打造的,市民参与共建。 新竹市街角的食物森林 ![]() 城市食物森林 | 台湾首个由市民共建共享的食物森林 它让我真正领略到什么是城市中的食物森林。远远看去与城市绿化没有什么不同,不就是有树、有花、有草吗?但是,走进去,你会发现别有天地,树是果树,品种多样;花是香草,品类丰富;而那坡上的也不是草,是各种绿叶蔬菜,还有可食地被植物。 ![]() ![]() 新竹市市中心食物森林示范地 ![]() ![]() 竹北市食物森林教育基地 商业篇 有这么一群人发于情怀却不止于情怀,让情怀成为一项事业,这就需要合理的商业模式来支撑,这一点树合苑的创始人陈孟凯老师做得是非常成功的。 树合苑是一间非常纯粹的生态建筑也是一个真实的商业空间,由位于台中闹市区的一个约528平方米钓虾场改建而成。 约近百种花果蔬菜种植在这个空间的中庭及四周,建筑内设有专业厨房,用来做豆腐、料理和共同手作坊,培训教室、雨林咖啡、原住民的部落e购推广也设在此处,吸引人眼球的还有三个生态厕所、一套雨水回收系统,还有一个城市生态养鸡。 ![]() ![]() ![]() ![]() 空间内各种场所错落有致,多元、共生,很协调,在这里,人与人之间多种身份交叉重叠,你分不清谁是消费者、谁又是生产者,谁是职工谁又是伙伴,一群人一起努力,透过有温度的商业模式,彼此照顾生计,共同探讨着生命的意义,实践着可持续的幸福生活。 — 未 来 — 越了解越敬畏,越深入越想早一天实践…… 今年的小目标是去台湾学习朴门永续设计,我希望有一天可以结合朴门永续设计原理把食物森林的概念应用到我的家乡。 我的家乡——天津是一座缺水型的工业城市,城乡资源不是很丰富,城乡发展不平衡,我希望在家乡可以唤起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这座现代化的古老城都的一个街角、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庭院,打造一个小小的食物森林的试验区,跨出永续生活实践的第一步。 ![]() 非常感谢裘成博士与黄银霞女士精心设计与组织了这次台湾考察,不仅收获了知识、文化、美景、美食还收获了丰盛的友谊。 本文的美图大部分来自团队成员李时与小姐与台湾导游小潘,一并表示感谢。 有你有我有他,世界更美好! ![]() SMART项目 可持续跨界考察 2019 SMART 台湾 ![]() ![]() 【食物森林Forested】公众号 &【Forested美国面对面】荔枝微课平台是以生态食物为载体的可持续媒体与教育平台,致力于链接中美两地可持续跨界创新人才。平台鼓励参与者观察、思考人与食物、人与自然的关系,践行可持续饮食与生活方式,从而疗愈身心、恢复生态、营造社区、推动可持续发展。平台旗下有三类人才培育项目:SMART可持续跨界考察;SMART生命导师成长计划;Forested全球创变者培育项目。 平台主编:裘成 🌺 转载请在公众号留言 投稿 · 合作 · 建议 Forested@qq.com 🌈回归自然的创新农业 恢复家园的美好食物⭐️ 🌞🌧 🌿🍒🥕 🌳🌸🌲🌱🍄 🍎🍇🍓🌶🍊🍐🍠🍁 🌳🌸🌲🌱🍄🌳🌸🌲🌱🍄🌲🌸🌳 长按二维码 关注【食物森林Forested】 上一篇:【就业援助月·零工110人】包子工·工人·熬粥煮面工·长期服务员·烧烤师傅·保安多岗位 下一篇:【锦旗故事】“鬼门关”里走一遭 脑外伤患者劫后余生——我院多学科会诊(MDT团队)成功抢救患者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