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陂客家源流文化研究会 张半山 ![]() 东峤村属于本县四都镇辖区,毗连西峤村、马城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全村人口约四千人,全部张姓。历史上与官陂张廖家族关系密切,重要关头,互相帮助,创下很多兄弟情谊般故事。 ![]() ![]()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帝端宗赵昰南逃潮州,驻跸红螺山,东峤人张达,率村中武馆子弟伐木挡道,阻元兵追逐,致全村遭元兵杀戮。只遗一小孩藏于桥洞中,后由姑(嫁于上溪村)寻回抚养成人,重建家园。今村中祖姑庙联云:尊祖念姑刻木不忘花月夜,归宗抚侄造容聊报太平年。东峤村张氏大宗“孝思堂”亦有联感恩祖姑功德:孝可作忠痛先人斩木救驾特表奇勋千古,思堪锡类念我祖依姑承祧犹存祀典万年。 ![]() 上图为祖姑庙 ![]() ![]() ![]() ![]() ![]() 上图为东峤村张氏大宗 ![]() 上图为东峤村张氏大宗“孝思堂”牌匾 ![]() 东峤村英才辈出。南宋都统张达斩木救驾,夫人陈碧娘送郎赴厓山勤王的可歌可泣《辞郎洲》事迹流芳百世。还有民国时期岀现上将张贞,少将张式玉、张福照,民国漳浦县县长张正,文武科举也有进士、举人等。 ![]() ![]() 张贞,字干之,号浩然,光绪十年(1884)生于东峤村。少时就读漳州府中学堂,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炮兵科学员。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侍从副官、参军、福建靖国军营长、旅长、福建自治前敌司令、东路讨贼军第八军军长、孙中山大本营参谋部次长兼福建建国军总指挥。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师、第一师、第四十九师师长,福州、南京卫戍司令、福建省政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党中央执委。在三省会剿及三次大围剿红军期间任福建驻军司令,与朱毛红军在闽西作战长达四年。抗战期间任军委军风纪第四及第一巡察团上将主任委员。抗战胜利后退役,应选福建省第五行政区立法委员。民国三十八年(1949)随国民政府迁台,任立法院军事组召集人。民国五十二年(1963)十二月二十九日病逝于台北荣民医院,享年八十岁。 ![]() 上图为西林张氏家庙“孝思堂”正厅挂张贞上将牌匾 张贞投入革命数十年,就当时的年代与格局来说,跟国共两党、地方军阀及各派系领导人长期互动,牵动着整个中国大局。张贞上将曾秘密保护很多共产党干部,两次营救共产党“秀才”陈伯达。 ![]() 抗战胜利后,张贞定居漳州期间,致力于地方建设,在市政、交通、文教等领域功不可没。如扩建漳州市区街道、开通各县公路、倡办学校、资助青年岀国留学等等。 ![]() 在诏安县宾馆合影 上图右起:笔者、四都镇党委书记蔡祥瑞、《张贞纪传》作者吴海盐(原漳州市旅游局副局长)、张贞上将嫡孙张志文博士、原诏安县政协文史委主任沈惠德、漳州市委党史学会会长陈振煌、漳州市作家协会秘书长许初鸣 这里顺便说一段张贞上将与官陂有关的鲜为人知故事。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张贞任国民政府军委第一军风纪巡察团主任委员,巡察闽浙赣鲁豫皖鄂等省抗战前线,主要惩办贪官污吏、囤积物资、铲除私种鸦片等发国难财败类。于到十一月诏安县巡视,时诏安县坏人听张贞上将的威名,早就跑了。喜的是穷苦百姓,难得本邑岀个人物,有冤可以申冤,又可以观看张将军巡察队伍的威风凛凛的场面。尤其是张姓族人,提前一个月就准备迎接的事情了。 ![]() 上图右起:笔者、陈振煌、吴海盐、张志文、许初鸣、汤平章、张仲华在漳州张家酒楼合影 话说官陂镇张廖族得知张贞上将巡视诏安县,确定日期将莅临官陂镇境内视察。官陂张廖姓公签统族家长召集二十四家长在张氏大宗“禋成堂”召开扩大会议,商量具体接待事宜。家长们诚惶诚恐,如临大敌,小心各叙接待规模格局。商议结果: (1)张贞上将是张姓骄傲人物,难得率团视察官陂,是境内一万六千多张廖人的福气,需好好安排接待。 (2)由统族家长率四位支系家长到下割(霞葛)江黄林三姓大家长拜访,征求三姓大家长同意,在下割红花岭处搭台备妥茶水果品鲜花甜点,家长们率百人着礼服列队恭候。 (3)精选六十岁上老人着礼服在官陂与下割交界径头处列队迎接。 (4)责令官陂市场各商家店铺备足货品,肉菜市场加大供应,该日必须开市营生,不得关门歇业看热闹,张廖族人男妇老幼赶集,营造繁华气氛。 (5)在张氏大宗前面搭棚备办百桌菜饭酒水。 (6)在张氏大宗内备办猪头五牲庶馐果品香烛等祭祀用品,厢房茶水甜点招待妥善。 (7)具体分工明确,各处落实负责不误。 (8)统一指挥,禁止喧哗。 张廖族经过半个月布置,万事俱备,只等巡察团大驾光临了。 ![]() 上图右起:笔者、张志文、漳州市客联会副会长张仲华在漳州张家酒楼合影 民国三十一(1942)年十一月下旬,良辰吉日。国民革命军军事委员会第一军风纪巡察团主任委员张贞上将率团及护卫队伍从诏安县城岀发。民国诏安县官员护随,队伍浩浩荡荡沿新开诏平线土公路蜿蜒而行,诏安县士绅土豪、工商富户、张姓老大、各界代表欢送至离城五里。队伍行至马洋地界,景坑各村张姓宗亲长老们穿着礼服早早就恭候迎接,上将下马与长老们一一握手,寒暄几句后,大家喝些茶水点心,上将即上马奔官陂而来,景坑长老们随队伍后面护行助威摆长蛇阵而行。 队伍行止下割地界红花岭,张廖族家长们摆好仪仗,鼓乐开响。时近下午未申时之交,队伍吃些点心,景坑宗亲返回,将军上马率团,张廖族家长们带路继续前进。约申时末到达官陂界径头岭,张贞上将整团下马,穿欢迎队列步行至张氏大宗“禋成堂”。 张氏大宗“禋成堂”前面大棚早就摆好酒席,一切井井有条,序列如现在体育盛事开慕式。祭拜“禋成堂”列祖列宗仪式后,欢迎张贞上将巡察团光临宴会开席。官员们士兵们家长们宗亲们举杯暢饮,歌颂抗战早日胜利,国泰民安! 是夜,将军宿于保福庵厢房,随行人员扎营就息,警卫轮流值班警戒。一夜无话,明天听汇报。 第二天,用过早餐。张廖族主事家长们到齐,向将军汇报发展大计,描绘宏图美景。就是在这一天,张贞将军倡办学校,培育人才救国兴国。高兴之际,将军大笔一挥,“省教育厅备案,私立官平中学,张贞题”浑然而成。 官平中学经过张廖族人三年努力,于民国三十三(1945)年秋季始招第一届初中学生,到诏安二中校园(即今官陂中学)建成,在保福庵的私立官平中学校区改为下官小学。原有二排八间土木结构教室,一排四间师生宿舍瓦房,现在改为钢筋混凝土教学楼。私立官平中学石牌也在文革时期,被一分为四,用于茅厕,九十年代,三胞接待组牵头寻找,复原于保福庵下厅,让张廖族人参观。 东峤村,近年来,大力发展经济,开山种果,积极招商引资,境内创办多家企业。对于张贞故居,今保护完好,张志文博士几次回乡,与有关部门洽谈拟把旧居打造成文化园,开发旅游项目,造福桑梓,回报家乡父老。 ![]() 上图为张贞上将嫡孙张志文博士与笔者合影 本文参考东峤村理事会张雄泉会长口述、诏安政协编辑《诏安县大事记》、吴海盐未岀版的《张贞纪传》、官陂镇部分老人口述、《云霄西林张氏家谱》等材料整理而成。 2018年6月17日夜初稿 2018年8月15日夜再稿 ![]() 欢迎关注公众号 : 官陂客家源流文化研究会 公众号上更新文研会公告,活动,研究成果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 客家源流文化研究会的原创文章,版权为我会所有, 欲转摘者,需征得我会同意方可,否则视为侵权。 热忱欢迎张廖氏宗亲提供相关资料素材。 邮箱:gbkjylwhyjh@qq.com 或直接联系管理员 管理员联系方式:18759650003 点击左下方原文链接获取更多文章 上一篇:习水千庭装饰招聘广告 下一篇:最近很火的小说推文项目,日入几百一千加,到底是不是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