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静修营主题讲座“心经的智慧”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照自心,开发本自具足的觉醒智慧,让心回归如虚空般的自在,由迷惑的此岸度向觉悟的彼岸。这就是《心经》的无上智慧! 静修营的目的——静心 “现代人大多没有休息的能力——虽然身体已经累得不行,心却不肯休息。真正的休息有个前提,即心能静下来。心静不下来,身也就静不下来。” 讲座伊始,济群法师开宗明义,指出现代人的最大特点就是浮躁。每个人的心灵世界,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波澜起伏,静不下来,“静修营就是帮助大家学会静心、放松。“ 法师直言,静修营的安排除了从佛法的视角、从禅的视角来提升我们人生的境界、提升艺术的境界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内心、认识生命,摆脱生命中的迷惑和烦恼,开启生命觉醒的智慧。“我想,这就是我们举办这次静修营的目的!“ 《心经》的地位——无上咒 无论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传承,还是各个艺术领域的造诣熏习,从中都能看到佛教经典的影响,尤其是《心经》的影响。 “很多古代书法家、艺术家都喜欢抄《心经》,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感觉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这是因为《心经》是有能量的,有加持力,它代表了佛法空性的智慧。“ 法师指出,《心经》的千古魅力就在于,它虽然仅有260个字,却涵盖了般若经教缘起性空的精髓,揭示了究竟解脱的不二法门,因而是大乘佛法的根本经典、理论基石。“如果能够参透《心经》,一样也能体认到般若经空性的智慧。”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意为大智慧,但它又不同于世间法所讲的智慧,它是无限的、圆满的、清净的,是可以帮助我们体认宇宙人生真相的智慧,从而让我们彻底超越生命中的无明烦恼。 “佛陀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贡献,就是他发现每个生命都有觉悟的本性,都有如来智慧德相。所以我们称佛陀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是因为我们要以佛陀为师,学习他如何开启生命内在的大智慧的方法。”法师告诉我们,这个方法就浓缩在这260个字的《心经》中。 “学佛不是向外求,而是通过向诸佛菩萨、向善知识学习,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看清自己、找回自己。” 心的本来面目——虚空 “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六祖坛经》般若品的开篇早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菩提自性,它就像无云晴空,没有被染污。“般若智慧,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济群法师开示道,《六祖坛经》用虚空来比喻我们觉悟的本心,只是因为迷的关系,我们看不到、认识不到。 滚滚红尘中,我们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想法和念头里,这些想法和念头决定了我们的世界。但我们从来都没有关注过其背后究竟是什么?“我们的心就像生命天空中的一片云彩,就像生命海洋里的一朵浪花。如果我们能从中跳出来,就能感受到像虚空一样的心。” 无边无际,没有形状,没有颜色,甚至没有方位……虚空的无限的特征,其实和心的本性是无二无别的。“当我们能感受像虚空一样无限的心,就能感受到心的开阔、自在。那些平时的焦虑、惶恐、压力,所有的这些念头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心经》的智慧——观照内心 六祖惠能说,“前念迷即是凡夫,后念悟即是佛。”佛陀与众生的差别只在迷与悟之间。 现代人每天都在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制造垃圾,生活充满着被控和被选择,深深依赖着各种的行为、习惯和喜好。同时,又疏于对自己的内心进行管理和控制,任凭这些情绪控制我们。 法师指出,只要我们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心既没有形象,也没有颜色,就像虚空一样,同样也是了不可得的。而那些折磨我们内心的焦虑和情绪,根本就找不到。“这就是《心经》教我们的从根本上化解情绪、清净内心、最终达到解脱彼岸的方法。” “当你能体会到像虚空、镜子一样的本心时,你就具备了不粘著的能力,就能做到‘百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每天可以日理万机,但还是能做到心静如水。而这是我们生命内在都具有的宝藏。” 所以,佛法修行的关键就在于依止善知识,引导我们从迷惑走向觉醒。只有通过般若智慧的观照,打破惑业苦的链条,获得生命自主的能力,才能得到自在的人生。“如果你们能够这样做,你们也能成为观自在菩萨!” 通过对文字般若的学习,获得内心观照的力量;当观照般若生起时,当我们能把内心这种观照的力量带到生活中去,我们就不会再在内心制造垃圾,心也就越来越清净;而当心静下来之后,实相般若就会被开发出来。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法师开示,心就像天空一样,通过修行,心灵的尘垢就会越来越薄,而智慧的天空则将晴空万里,达到“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的境界。 “前念着境即是烦恼,后念离境即是菩提。” 当你执著时,拈花,就是花。 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当下去体认自己的本心,认识到生命内在本自具足的觉醒潜质,让内心越来越纯净。 此时,就如世尊,拈花,微笑。 累了,倦了,读《心经》会好吗? 因为痴,故起自性见因为自性见,故生贪 因为贪,故有爱恨情仇 中国历史上,《金刚经》《心经》之所以能被人们广为传诵,就是因为其中阐述的空性慧能令心清净、平和、安然。 因为儒家思想相对功利,成功标准就是读书做官,出人头地,成为人上人,这就使人活得很累很辛苦。一方面,追求功名利禄本身就辛苦;另一方面,保有功名利禄更辛苦。生意会失败,官场会失意,如果看不透,就难以接受这样的失败和失意。 这种情况下,读读《金刚经》《心经》,了解到“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了解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理思维,知道一切是缘起的,是暂时且虚幻不实的。看淡得失、荣辱、名利、爱恨、生死,就会减少贪著、嗔恨、焦虑、恐惧,使心归于平静。 整个《心经》的思路,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认识蕴处界三科的本质是空性,都是因缘假相。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认识生死的本质是空性,从而超越生死。再进一步,“无苦集灭道”,认识涅槃的本质也是空性。最后“无智亦无得”,明了一切所缘都是空性,彻底摆脱贪著,保有无所得的心。 如果我们有自性见,即使能放下世间名利,也会执著涅槃,执著修行功德,结果还是和生死相应,成为轮回的支撑点。只有成就无所得的智慧,认识到一切境界都是空的、无自性的,才能“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贪嗔痴是凡夫人格的三大要素。痴即无明,是轮回的根源所在。因为痴,所以起自性见;因为自性见,所以生贪;因为贪,所以有爱恨情仇。这种认知是错误、扭曲的,会带来烦恼和生死。 《心经》说:“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如果有任何贪著,一定会有牵挂,有恐惧。只有依空性慧观照诸法,才能断除贪著,平息内在的牵挂、恐惧,让心进入平静、喜悦的状态,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在家弟子,常存六念对于在家居士来说,六念法门的修行非常重要。所谓六念,分别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一是念佛,忆念佛陀的无量功德,并以佛陀为榜样,见贤思齐,努力使自身行为向诸佛菩萨靠拢。 二是念法,时时忆念无常、因果、缘起之理,从而以佛法正见观照世间,指导人生。 三是念僧,忆念贤圣僧的清净德行,从而激发希求解脱之心。 四是念戒,经常以戒律对照自身行为,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如法,是否符合戒律规范。 五是念施,保持对众生的慈悲心、布施心,将众生的困难视为自己的困难,将众生的需要视为自己的需要。 六是念天,明了天人的福德来自何方,也像他们那样持戒培福、止恶行善。 修习六念法门,可以帮助我们将念头安住于正见。只有这样,学佛才能相应。 反之,若是念头被无明烦恼缠绕,被贪、嗔、痴三毒支配,就会在起心动念间造下诸多恶业。所以佛陀告诫我们,应“常念思维,观察善法”,使心时刻与善法相应。 因为我们的心恒常与善法相应,就能使善念逐渐增强,相应的,贪、嗔、痴烦恼及各种欲望、情绪的力量就会随之减弱。最终,没有分毫不善心念搀杂其间。 我们可以观察并统计一下自己的念头,在一小时内,有多少念头与贪、嗔、痴烦恼相应,又有多少念头与戒、定、慧,与慈、悲、喜、舍等善法相应。 若能时常观察念头变化,就能在烦恼生起之初发现它,进而遏制其发展趋势。通过长期训练,使善念不断增长,最终念念相续,达到“不容毫分不善间杂”的效果。 摘自《十善业道经》的启示 素食,令身心更健康现代社会,虽然物质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国人的幸福感却普遍不高。不仅如此,心理疾病也在日益增多。我觉得,这在很大程度上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物质的繁荣,为我们带来了一种貌似丰富、实则混乱的生活。我们每天要面对无数选择,经受种种诱惑,所以多数人都是活在一种躁动和混乱中,无法自控,甚至丧失了休息的能力,每天不停地忙着工作,忙着家庭,忙着娱乐。这种忙碌已形成强大的串习,根本无法让自己静下来,结果以牺牲身心健康为代价。这种代价是如此沉重,往往在我们发现时,已经覆水难收了。这种生活不仅使我们身心疲惫,也使生态环境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们今天讲环保,不是种几棵树或做一场宣传就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就与环保背道而驰。如果不改变这种现状,所谓的环保,只能是亡羊补牢式的被动追赶,根本无法遏制环境的继续恶化。很多时候,我们虽在说着环保,但依然过着极不环保的生活。这种生活正是构成身心疲惫和环境恶化的关键所在。 说到这个问题,使我想到佛教的戒律。为什么修行要从持戒开始?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健康而有益身心的生活方式,使我们拥有宁静平和的心态,然后才能进一步修定发慧。 修行如此,生活也是如此。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才会有健康的身心,才不会对环境构成太大破坏。素食,就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民众对素食有种种的误解和偏见,总以为吃素会导致营养不良,或以为吃素是生活窘迫的无奈选择,等等,这些观念严重阻碍了素食的推广。 其实,近代的种种研究表明,不论从人体的生理结构,还是蔬果的营养成分来说,素食远比肉食更适合人类,更有益身心健康。相关资料网上很多,不再一一细说。 而从环保的角度来说,素食也是拯救环境危机的不二选择。诸多研究表明,养殖业的大规模发展,正是导致气候变暖的最大元凶。造成全球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有二成来自养殖业,超过世界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量。同时,养殖业还消耗了大量的土地和水资源。查阅一下相关数据,相信大家都会感到震惊。如果不加以改变,我们每天的生活就是在破坏地球,就是在让世界末日提前到来。所以说,素食不仅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也有利于全球的环境保护,是一种文明、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事实上,这种生活方式正在成为更多有识之士的理性选择。 —— 摘自《素食,不仅仅是吃素》 ——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有人认为,我干好事可以抵偿罪恶,但佛教不这么认为。 佛教认为,你造作的业力不会消失,没有造作的业力则不会感果。我们造业后,会在生命中形成力量,这是不会自动消失的。世间的种子还可能腐烂,但我们种下善和不善的业因,会在生命中形成力量,而且永远都在。 因为阿赖耶识有执持的功能,只要造下的业,永远都保持在那里,不会自动消失。只不过缘没出现的时候,它还不会感果,而是潜藏在阿赖耶识深层,一旦相关的缘出现,它就成熟了。 《三昧王经》说,你造了业将来一定要招感果报,而且佛教的因果原理是自作自受,不能互相代替。 像中国古代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之类,从佛法的因果观来说,这个说法有点问题。当然也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在一个家庭中,因缘和业果是相互关联的。就像我们能生活在共同的环境,比如到寺院学习,在这个大氛围中,本身都有相似的福报和善根。 同样,生在一个家庭的人,比如父亲有道德,有善行,就能感得好的儿子。从父亲的角度来说,是他的善业招感了好儿子;从儿子的角度来说,他生在这个家庭,也有自身的福报。 虽说业是自作自受,但缘起法又有错综复杂的关系,不是孤立的。所以也会出现另一种可能,有的父母亲德行各方面都很好,但感得的儿女未必出色;有的父母不怎么样,可生的儿女很出色。 就像古代的三皇五帝,尧的儿子不怎么样,舜的父亲也不怎么样。这是什么道理呢?父亲和儿子,儿子和孙子,能生在一个家庭,有各种复杂的因缘,可能是善缘,也可能是不善的缘。但总的原则是自作自受,其他情况有一定的相对性,不能绝对地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是有这个可能。 —— 摘自济群法师佛法讲座 —— 上一篇:最新消息!年底进行23初级会计考后审核,刚刚3地新通知! 下一篇:2.21 CareerIn投行PEVC工作机会(校招+社招):汇添富基金/绿色发展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