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很普通,从事着最平凡的电焊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很特别,从铸铁模具焊接,到特种设备焊接,他都能通过精湛的技艺“妙手回春”。 他,就是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冲压厂二车间焊接工、江铃集团焊接协会会长杨杰。今年五一前夕,杨杰获得了南昌市五一劳动奖章。 钻研20年,玩转“小众技术” 杨杰1997年高中毕业后,进入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冲压厂,当线上操作工。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两年。 1999年,为了让自己有一门能“一辈子吃饱饭”的技术,杨杰跟着师傅李志华学起了电焊,并开始从事模具焊接工作。从那以后,师傅李志华倾其所有,把一生所学焊接技术都教给了这名“关门弟子”。 杨杰说,焊接是一项通用技术,运用面很广。但是,模具焊接却是一项“小众技术”,因为材料敏感,较难处理。而模具一旦损坏不能及时修好,轻则产生资金上的浪费,重则会造成停产,影响企业生产。 就这样,杨杰开始了模具焊接的钻研,并在领导的支持下,到南昌航空大学半脱产学习了3年。一晃20年过去,杨杰说,他凭借和师傅两人40多年的技术沉淀,终于把各种热加工、焊接方式理顺,把模具焊接的这个圆“画圆”。 ![]() 成功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今年3月,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车架厂5000吨冲床上的主轴表面出现大量网状裂纹。这根大家伙,重3.8吨,长2.55米。如果购置一根新主轴,需耗时两个月,费用高达38万元。更重要的是,设备每停产一天,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60万元。 要修复这一主轴,更不是件易事。由于该主轴材料为34CrMo1钢系中碳调质高强钢,可焊性较差,要在短时间内修复,是许多人眼里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焊接难度高、修复时间紧,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杨杰却显得有些“兴奋”,“几年前,也曾经发生类似情况,当时我只能当一名旁观者。而现在,我坚信自己有能力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随后的日子里,杨杰彻底和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杠上了”,没日没夜,一门心思扎进了修复工作中,并制定出了一套焊接工艺方案。设备供应商在对比了自己的方案后,最终采用了杨杰的方案。 3天后,主轴裂纹得到了修复,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可能。这3天里,杨杰仅休息了7个小时。 ![]() 无私“传帮带”,传承工匠精神 在刻苦钻研技术的同时,杨杰还带了一帮徒弟。目前,这些徒弟都在集团各厂从事模具维修焊接工作。 2017年3月,江铃集团焊接技术协会成立,担任会长的杨杰看着一百多名热爱焊接的会员,心中难掩激动:“随着江铃集团的发展壮大,对优秀焊接人才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大,是江铃培养了我,我也会毫无保留的将经验传授给大家,让大家少走弯路。” 两年来,杨杰带领焊接协会工作团队,广泛开展焊接技术交流、攻关、帮扶及技术人才培养活动,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开展以焊接为主导工艺的培训,在“模具钳工一岗多能零基础焊接培训”中,就培养和发掘了20余名优秀学员和焊接技术优秀人才。 ![]() 杨杰说,有句老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精湛的技艺要传承,工匠精神更要传承,让年轻技术人才快速成长,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才是我人生价值的最大体现。 — END — 精彩回顾 ![]() ![]() 杨准正:服务江铃,是我无悔的选择 ![]() 上一篇:揭秘丨中伦律师事务所:《矿业法典》编译者(附美照) 下一篇:7月31号秦皇岛分车信息出发通知注意事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