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遗遇见水墨丹青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的序言中,指出要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文物、保护好名城、保护好自然遗产,大力倡导热爱文化、珍惜文化的情怀,更好地传承文明、增强文化自信。
陈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中国检察官文联书画协会理事
福建省政协书画院画师
福建省民盟书画学会常务理事
福州绿榕画院副院长
福州是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福建的政治中心,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贸易港口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同时也是重要文化中心,从宋代起文化教育就非常发达,是产生进士(4100多人)、状元(31人)和两院院士(67人)最多的中国城市之一。
在近现代史上,它位列中国最早开放通商的五个城市之中,又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工业、科技发源地之一。
福州三山两塔指的是福州古城墙内的景点,即乌山、于山、屏山;乌塔和白塔。
福州是一个“山在城之中,城在山之中”的独具特色的城市,长期流传着“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的民谚。在市中心,乌山、于山、屏山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式。而其他的小山都是三山的支脉,比如罗山、丁戊山是于山的支脉,闽山、钟山是乌山的支脉,治山和芝山是屏山的支脉。因此,三山也成为了福州的别称了。
陈伟
七溜八溜 不离虎纠
纸本浅绛
180x96cm
梁厝村原名燕山村,因背靠燕山而得名,燕山山形似燕。燕山虽小,但山水形胜颇具特色,这里山川秀丽,景色宜人。昔日的梁厝,江畔潮起潮落、白帆点点,村内河浦交错、阡陌纵横,乡间蝉鸣蛙声、松涛竹啸,一派优美、宁静、祥和的景象。
梁厝村内现有唐、元、清等古建筑30多处。其中,千年古刹龙瑞寺始建于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寺内大雄宝殿殿基的青梨石浮雕石刻12面都是唐代原件,历经千年却整体保存完好。其中八蛮贡象,已被文物界公认为海丝的重要实物见证。龙瑞寺陶制双塔,为宋元丰五年(1082年)所立,原本矗立在龙瑞寺大院的东西两边,因为每座塔身还有1038尊佛像浮雕,又被称为“千佛塔”。1972年“双塔”移到鼓山涌泉寺的天王殿前。
宗祠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元朝时经历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梁氏宗祠正门两侧墙上塑有一对陶象,每只个头约三米,象身上镶嵌着百余个小瓷酒杯,它们脚踏八宝,背驼花瓶、马鞍,取辟邪扶正、吉祥平安之意。宗祠大门正中挂着一面匾额,为朱熹墨宝“贻燕堂”。"贻燕堂"旁还挂着3个“福”字,是清朝道光皇帝亲笔手书。“福”字是道光皇帝赐给梁氏族人梁章钜的。
梁厝村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如清朝广西巡抚、两江总督梁章钜。沈葆桢的得力助手、著名科技翻译家梁鸣谦等。新中国成立以来还走出了2位中科院院士。物理化学家,曾任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的梁敬魁。中国第一任导弹总设计师、中国战术导弹重要奠基人、航天工程技术专家梁守槃
陈伟
梁厝
纸本浅绛
180x96cm
永德会馆”座落福州市台江区上下杭硋埕20号,位于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内三通桥和星安桥之间,距中亭街百余米。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光绪年间重修,民国二十年(1931年)重建,均为永春、德化两县在榕商贾贤达集资修建。
会馆坐东南朝西北(巽乾向),占地面积1224平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米,包含主楼和两侧附属建筑,一、二层西式建筑元素居多,第三层歇山顶,飞檐翘脊,纯属清代闽南风格古建筑。形成闽南传统建筑风格与东南亚仿西洋建筑叠加融合的中西合璧建筑典范。
陈伟
永德会馆
纸本浅绛
50x50cm
光禄吟台 又称"玉尺山",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的光禄坊东北口,宋代法祥院遗址。宋熙宁三年,光禄卿、福州太守程师孟常游此,篆"光禄吟台"。光禄坊内的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它集池、台、亭、石、花、木之胜,还遗存有漾月池、沁园、石桥(东杠巡栏桥)、亭榭、石槽、隐泉水井。并有宋至民国十余段摩崖题刻。
陈伟
光禄吟台
纸本浅绛
180x96cm
涌泉寺为闽刹之冠,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院建在海拔455米的鼓山山腰,占地约1.7公顷,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
涌泉寺始建于783年,初名华严寺。传该地原系深潭,内有毒龙,为害居民,唐建中四年(783),郡从事裴胄请灵峤法师制伏,师于潭畔诵华严经,龙遂离去,众深感师之德,就潭址建寺,迎师住锡,帝敕赐"华严"之匾额,称为华严寺。唐武宗灭佛时,华严寺被毁。908年,闽王王审知修建新寺"国师馆"。
涌泉寺,915年改名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宋朝时,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1407年改称涌泉寺。明代曾两次毁于火灾,相继修复、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1699年康熙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
清.僧石涛
鼓山涌泉寺
陈伟
鼓山涌泉寺手稿
陈伟
鼓山涌泉寺(局部)
纸本浅绛
1176x68cm
鼓山摩崖石刻为鼓山名胜之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记载,鼓山摩崖题刻共有180处,估计全山石刻不下30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喝水岩下石壁上刻的"寿"字,字径为4米,为南宋朱熹所书。纵观鼓山刻石,上起北宋,下迄清代以至当代,前后延续近千年,内容丰富,字体篆、隶、行草、楷俱全,堪称福州碑林,对研究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陈伟
鼓山摩崖石刻
纸本浅绛
138x68cm
福州软木画,又称木画,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市软木画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也是中国在国际上独有的雕画结合工艺品。福州软木画是"榕城三绝"之一,以栓树皮(俗称软木)为材料,快刀作画,雕镂粘结成亭台楼阁、树木花草、小桥流水、回廊曲径以及人物鸟兽等挂屏、屏风、大小摆件。福州软木画作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中国民间手工艺品种,被称为"民间艺术精品"。
陈伟
无声的诗
纸本水墨
138x68cm
福州于山海拔52.2米,形似巨鳌,最高点鳌顶峰。山上怪石嶙峋,林木参天,景色秀丽,历为游览胜地。古时山上有揽鳌亭、倚鳌轩、步鳌坡、应鳌石、接鳌门、耸鳌峰等六鳌胜迹和炼丹井、九仙观、平远台等24奇景称大鳌24奇景,山上还有自宋代以来摩崖石刻100多处。
戚公祠是民国7年(1918年),为纪念戚继光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而建。祠建在石岗之上,占地4100平方米。附近有平远台、蓬莱阁、醉石亭、三山阁、吸翠亭、补山精舍等。五老岗、榕寿岩、宋塔以及古今摩崖石刻等胜迹,隐存在千年榕树、古荔、龙眼等花木之中,为于山风景区组成部分。
陈伟
月朗风清
水墨绢本
32x45cm
陈伟
于山戚公祠
纸本浅绛
138x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