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美水美话峤山
峤山是座山,位于山东省莒县。峤山是个地名,是莒县的峤山镇。峤山山清水秀,民风淳朴,人文荟萃,是个好地方。峤山的“峤”字,为形声字,从山从乔,乔亦声。“乔”意“高而上端圆起”,“山”与“乔”组合起来表示“山颠圆曲”,又泛指高而陡峭的山峰。《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中有“出为碧峤”,《西游记》中有“鼻准高隆如峤耸”的句子,皆指向高耸险竣之意。相传,清体仁阁大学士刘墉有一次与乾隆皇帝闲谈时说:“我们老家有座峤山,山高而险,奇峰林立,并有民谣为证。”乾隆就问民谣什么内容。刘墉念道“峤山,峤山,七十二道鹰墙大湾,能飞的鹞子一翅子刮不到边。”乾隆一听动心了,让刘墉陪着自己去微服私访,顺道观赏。此时的刘墉急了,因为他知道峤山海拔不是太高,山域也不宽广,更没有什么奇峰怪石与陡岩峭壁,是不会让九五之尊的乾隆惊艳的。如果届时乾隆去了没找到感觉,刘墉便会犯欺君之罪。于是,刘墉找了一大堆借口,让乾隆打消了到峤山顶上题诗造句的念头,峤山,与封建帝王的缘分也就停留在传说之中。峤山虽不高,却也模样俊俏,在四季里各有各的景色。春天,万物复苏,蛰伏一冬的山体开始返青,满山的草木急于摆脱枯衰的境地,向着阳光极力地生长着,及到春深时,桃花杏花开得欣欣向荣,在南风里又化作点点紫嫣飞红,流芳逐水。和煦的春风吹来了夏雨滋润,白云苍狗下的峤山夏花婀娜,氤氲满坡,在郁郁葱葱的林木中行走,脚下清流潺潺,抬头绿树滴翠,人在云雾开合之间流连忘返。秋天,峤山的颜色更加丰满,峰峦起伏中,鹅黄、淡黄、金黄,枫叶流丹,层林尽染,仿若专门为织锦而来,既让人沉静安然,又让人怦然心动。冬日特别是雪后,峤山又多了一份飘逸悠扬,松柏的玉树琼枝在皑皑的白雪中迎风飞舞,与碧空如洗的蓝天相映生辉,将山的精髓与骨感展现得一览无遗。峤山就这样寂寞又灵动的伫立着,低调不张扬,但每一个从峤山这片热土里走出的游子们,从山海路驶向北时,第一眼就会与她平实而亲切的目光对视。山美的地方自然有水,有山有水便是好家乡。峤山的北麓,是莒县第三大水库之一的峤山水库。峤山水库,史上是条河,是发自于五莲县岔河村北的沐河水系袁公河支流的石头河,于曾经的大石头乡进入莒境,在曾经的墩头乡汇入袁公河。石头河两岸多山,山色空濛,风光秀丽,河水一路向西,将沿途土地滋养成草肥粮丰的好地方。我的老家就在石头河畔,毗邻峤山。1958年,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乡民们在国家的号召下,老少上阵,披星戴月,肩挑手扛,以石头河为源,以我们村为址,以峤山为坝基,开挖建设这座莒县第三大的峤山水库。仅耗时3个多月,就让一路奔流的石头河在这儿喘息汇聚,而我们村的旧址与一大部分良田成了水库的库底,祖茔也与碧波千顷成为了一体。变成库区移民的我们村随之一分为四,有的去了稍远处的两个村,有的到了岭西,有的就地北迁至北岭高处。寒来暑往,不觉已历六十余载光阴,石头河无语,峤山水库无语,她们只默默为水域与流域的人们灌溉农田、抗旱减灾、泄洪防涝……老人们说,石头河发于深山,水甜美甘冽,入口温软,泡出的茶香馨醇厚,鲜甜味郁。在峤山水库的枯水期,就能露出旧村的几眼甜水井。而丰水期特别是汛期到来之时,水流急涨,很快就漫到了上游,这时石头河的水又恣意地泄下来,在原本植被茂密而平坦的上游交织成一个甜水区。大鱼们便从水深处窜上来喝甜水,吃浮游。一时间,青脊梁白肚皮穿梭嬉戏,煞是热闹。爱食鲜鱼的人们早早在此等着捕捉,总有不少收获,逮住的鱼竟有几十斤的,和个小猪似的又白又肥。据食者称,莒县三大水库的鱼,青峰岭的身长而细瘦,仕阳水库的土腥味儿重,只有峤山水库的鱼肥美兼具,让人一想起便会食指大动。这应该与峤山水库的源头活水与库基里那一口口甜水井有关。一方水土一方人,水土滋养人,同样也滋养鱼。我们经常说母亲河是黄河,这是一个广义上的泛指,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成就了璀璨的中华文化,被称作母亲河当之无愧。但如果从狭义角度来说,每个地方的人可能在黄河之下还有自己心中的母亲河,这条河或许是淮河,或许是珠江,或许是石头河、沭河。峤山不仅有物产丰富、景色宜人的山水田园风光,还有着独居一格的厚重文化底蕴。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便鼎鼎大名的“莒县六老”,虽然都已作古,但至今依然激励着莒地前进在艺术道路上的人们。而“莒县六老”中艺术造诣颇高的张静波先生,就是峤山镇牛家庄人。张静波(1923—1995),原名张庭垣,字汉臣,又字文山,于1938年投笔从戎,经历过抗战硝烟的洗礼,戎马生涯后曾任滨海抗日行署任文教科长、滨海地区文工团团长,并于1948年秋从事教育工作。任教期间,他以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语言和科学实用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敬重。1976年离休后,他应莒县文化局之聘任创作员,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致力于书法艺术研究。张静波先生一生视书如宝,嗜读成癖,广涉文学、诗词、书画、戏剧等诸多门类,有“莒县四大才子”之称。他创作的《晨曲》《村头小事》《大嫂子队长》等十几出小戏曲,被用作吕剧、莒县民间戏种周姑子戏的剧本经典传唱。他在“文革”前后奔波南京等地,遍访莒城解放的知情者,几易其稿创作的大型京剧《古城烽火》,两度参加临沂地区会演,并连演百余场不衰。他深谙唐诗宋词元曲,所写戏词韵律和谐,雅俗共赏,颇受同行赞誉,并被定为省、地重点剧作者。他还曾参与莒县旅游景点的考察和规划工作,并协助县博物馆撰写了文物志。在书法创作方面,他凭着丰富的阅历、深厚的文史功底与出众的才华,以“锲而不舍”“持之以恒”“锐意进取”为铭志,形成了特有的刚健、恣肆、豪放的艺术风格,与其他“六老”一起,为推动莒县书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至今,在有着“家家有字画”优良文化传统的莒县,许多家庭以在中堂悬挂他的书法作品为自豪。张静波先生德艺双馨,是峤山名人的代表与典范。而在人杰地灵的峤山,历来不乏蜚声遐迩的专家学者与文化名人。遗传学、生物工程学专家李修庆是峤山镇穆家沟村人,他17岁成为民办老师,1981年远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并于1987年6月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同年归国任北京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持国家863高技术项目。他第一次发现植物能通过线粒体基因突变产生雄性不育、从而直接证明了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上,第一次提出基因组DNA世代周期学说……。峤山镇前集村人董瑞宗,用毛笔手抄完成16部、1260万字中国古典名著,被收入《吉尼斯中国记录大全》,本人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并获“老有所为贡献奖”。峤山镇朱庙村人刘汉中,散文集《沐河岸上》被收入中国最高文学殿堂“中国现代文学馆”,《凤出青山》一书获2008年“日照文艺奖”……像这样的文化名人和专家学者还有很多,他们连同峤山的山水从容,构成了一副山水之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的隽永画卷。山美水美人美,这就是峤山,她平凡朴素又绚烂多姿,她天然洒脱又钟灵毓秀,她是众多游子出行时的回望,梦里的相思。身为峤山人,又如何能不深深地眷恋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