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评论
dz插件网

【专家论坛】以医学高等院校为支撑搭建网络开展全科科研助力学科建设

迪巴拉
2024/09/29 17:50:43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作者:姚弥  张建欣  荆冠宁  张丽娟  王令令  范腾阳  彭满春  张俭  胡琳  祁祯楠  聂倩文  董爱梅  郑家强  迟春花
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黄冈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滨州市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全科医学科;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民治街道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学科;英国伯明翰大学应用健康研究院;通信作者:迟春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本文刊于: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3,22(11) : 1118-1124
DOI: 10.3760/cma.j.cn114798-20230912-00149本文编辑:白雪佳 刘岚   

摘要  全科医学的学科发展与全科医学科研的进展密切相关。我国全科医学科研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对全科医学科研的投入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重要性严重不匹配;已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较为局限,研究质量普遍不高等。文章总结了国内外部分高校全科医学科研发展现状,并从全科医学研究投入、人才培养、跨学科研究、科研产出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以医学高等院校作为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支撑,推动全科科研发展的观点。借鉴国际经验,构建全科医学研究网络,引导科研基金资助向全科科研倾斜,加强全科医生科研管理培训,探索有效的全科科研知识迁移模式,加快全科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全科科研助力全科医学学科建设的良性循环。
一、科学研究是当下全科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全科科研是指运用科研方法对全科医学领域相关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指导、提升全科实践的过程1],研究涉及领域涵盖全科医学临床问题研究、基层卫生服务研究、全科医学教育研究等。目前,全科医学作为一门临床二级学科已进入稳步发展阶段,全科科研的作用日益凸显。发展全科科研,在全科医疗、全科人才队伍建设及全科医学教育等方面意义深远。(一)全科科研提供的证据基础促进临床实践临床依赖科研,科研成果汇聚、整合形成指南,进而指导临床实践。然而,当前大部分临床研究纳入的人群来自于某一特定单病种人群,排除了高龄或者共病人群,数据收集和分析等技术手段也与基层全科医生的实际操作不同,结论可能不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无法有效指导基层全科医生的实际诊疗工作。且国内源于基层的研究证据很少,现有的基层版指南里,基层研究纳入的比例较低2]。未来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基层研究结果纳入基层版指南,用于指导基层全科医生的临床实践,以提高基层医疗质量和优化资源配置3]。因此,发展全科科研可以加强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卫生保健体系中的作用,对探索完善基层卫生服务、改善人群健康至关重要,可为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及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4]。(二)全科科研推动全科人才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全科医生存在数量不足、部分岗位胜任力不佳等问题,青年全科医生缺乏参与科研相关的经历,导致他们对科研素养自我评价较低、缺乏自信5]。全科科研的发展有助于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有助于增强基层全科医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自信心;并且,通过科研学术交流,全科医生可以借鉴经验来解决基层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了解和跟踪国内外最新医学发展动态和趋势,提升相应的学术素养和创新能力。(三)全科科研提升全科医学教育水平教育科学正在许多医学专业中蓬勃发展,然而,全科医学教育研究发展相对滞后6]。我国全科医学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很多医学高等院校近几年才开展全科医学专业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全科师资队伍不够壮大。与其他专业的医生不同,全科医生需要具备较多基本临床技能和相关理论知识,全科科研在全科医学教育的探索、实践过程中,可以为之提供标准化的培训指南,制定统一的课程设计和评估,可以确保全科医学生获得同质化的培训。同时,全科科研还可以间接评价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成果,以提高教育和培训的实效。


二、我国全科医学科研发展的一些困境
(一)全科科研的投入不足且不均衡根据202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我国全社会卫生总费用(即卫生事业方面的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7.12%(约7.2万亿元),其中仅有1.09%(784.6亿元)的投资用于医药科研7]。虽然全科医学领域的具体数据未公布,但从上述数据来看,全科医学领域的投入极为有限。与英国等欧洲国家相比,我国的经费投入较低。根据英国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Research,NIHR)公布的数据,2020/2021年全科医学课题的资助总额为990万英镑,占NIHR总资助额的3.5%8]。此外,英国政府还设立了全科医学领域的特殊基金,用于支持该领域的研究。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分类中,尚没有全科医学专门的申请代码。而且我国很少有全科医学研究能获得100万元以上的经费支持。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项目统计数据显示,针对全科医学领域的资助项目仅37项,总资助金额仅为1 168万元,项目总量占同年度医学科学项目的0.38%9]。同时,高等医学院校在全科领域的科研经费投入普遍较少。这些都不利于我国全科医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全科医学的科研投入微薄,与基层卫生的重要性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需承担当地特色病、多发病及常见病等病种机制、诊疗研究的任务,其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但是目前多数基层卫生机构本身科研能力薄弱和科研支持不足均使得科研工作的发展受限。同时基层卫生机构科研经费的投入地区差异性明显。2019年对423家基层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科研能力评分,前100名中有72%集中在上海和北京地区,超半数基层卫生机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1万元10]。(二)全科科研存在研究方向的限制、连续性差关于全科医学的研究资助项目主要聚焦于卫生管理与政策方面,包括全科医生服务模式、卫生政策制定和全科医生培训等领域。举例来说,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G0405项目“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评价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提升全科医生职业吸引力的政策和管理措施9]。连续性差也是全科科研的现状之一,全科医学研究的范畴广泛,不同的研究方向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全科医学、社区医疗、卫生管理等,这也使在全科医学领域进行连续性研究存在一定困难。而且在全科医学领域,由于缺乏对该领域研究的系统、长期性支持,大量的研究团队不得不依靠短期或项目型的资助来维持研究工作,这会使研究者无法进行系统性的调研和探究。与此同时,相较其他专科而言,研究价值不够凸显、关注度不高的项目很难获得同等水平的资助,这也会影响到该领域的研究连续性。


三、国内部分高校全科相关研究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全科相关研究情况

以近10年国内部分高校已公开的全科相关研究学位论文为例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截至 2023 年 5 月,2012—2022年各高校全科相关研究共发表学位论文2 235篇,其中硕士论文2 061篇,博士论文174篇。发文量排名靠前的高校研究机构包括中国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等;论文的研究主题以社区卫生服务、全科医生、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基层医疗服务等为主,如图1所示(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分析2021年我国全科医学领域来自不同机构的研究论文类别、研究方法和发表期刊特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 214篇)、街道和乡镇卫生院(587篇)等基层医疗机构的发文量最多,值得注意的是大学中的公共卫生学院(系)(150篇)发文数量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44篇)发文量居中,这与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承担较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相关机构能获取大量基层医疗机构的数据有关。而医院中的全科医学科(114篇)和大学全科医学学院(系)(26篇)的发文量较少,这与我国近几年才开始要求综合医院独立设立全科医学科有关11]。就研究类别而言,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研究主要集中在观察性研究阶段,尽管干预性研究的数量逐步增长,但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队列研究仍然较为稀缺。发表期刊以非核心期刊非SCI为主,这表明全科医学相关科研方法有待优化和改进,研究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二)存在的问题结合以往发表文献和对全科领域部分专家的访谈,我们总结了国内部分高校全科科研工作开展时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首先,对全科科研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多院校和医疗机构更关注专科研究,全科医学的科研重要性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同时,也缺少专职科研辅助人员,这意味着在全科医生开展科研项目的同时需要承担很多的行政和基础研究工作任务。其次,缺少系统科研知识和能力训练,因为具备相关专业背景的导师和科研人员较为稀缺;部分全科医生没有接受系统的科研知识和能力培训,导致他们在科研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缺乏导师和专业科研人员支持,难以获得充足的指导。最后,缺乏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科研合作平台及科研经费支持,全科医生较难建立与基层医疗机构的科研合作关系,从而影响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测试和完善科研成果的机会;国际合作机会少,与其他学科相比,全科医生的国际合作机会更少,这限制了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经验分享和学习;另外,科研资金不足使全科医生在进行研究时受到限制。


四、国外高校全科研究情况

国外高校全科医学科研中心相对成熟,已经开设了全科医学本科、硕士和博士专业,全科医学的研究投入和科研团队建设也得到了相应的加强,采取灵活多变、高效优质的策略,吸引了许多跨学科的科研人才参与其中,并建立了一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科医学研究机构、实验室和地区研究合作网络,极大促进了全科医学领域的发展和进步,这为我国搭建全科科研网络提供借鉴和参考。国外部分高校开展的全科医学研究内容及方式见表1(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五、以医学高等院校为支撑,搭建科研网络
(一)国外的科研网络概况1. 北美全科医学研究网络(North American Primary Care Research Group,NAPCRG)是目前北美最主要的全科医学科研网络,是患者、社区、初级保健医学组织等为改善患者与社区健康而合作组建的“健康改善网络(health improvement networks)”18]。主要的研究特点包括:与社区利益相关者共同研究、在当地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改进研究、在多个医疗机构进行质量改进研究、使用患者注册信息进行研究等。NAPCRG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全科医学的发展和实践,通过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手段,为全球的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2. 欧洲全科医学研究网络(European General Practice Research Network,EGPRN)是欧洲一支由全科医生组成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其主要目标为发展及促进全科医学及初级保健研究、发起与协调多国协作研究项目,交换研究经验,以为全科医学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国际基础19]。EGPRN的研究方向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慢性病管理、临床实践和教育、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和健康卫生经济学等。其在全科医学发展和推广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国际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二)我国全科医学科研发展策略的考虑:构建网络北美与欧洲初级保健科研网络的发展为中国全科医学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二者均能在很大程度上将全科医学行业的研究者、临床医生甚至是社区组织和患者凝聚在一起,群策群力,以一种“医患研共同研究”的方式,使医学研究者的科学理论、全科医生的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切身体验得以共享,并通过研究的过程及成果增加医生与患者对科研的认知,增强研究者和医生与患者的亲密度与信任关系,让患者更积极地参与到医学研究和医疗质量改进当中,从而使参与研究的各方共同获益。中国可以从这些网络的经验和做法中得到启发,不断优化和完善自身的实践和理论,为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1. 全科医学科研网络为研究人员开展研究提供建议和帮助。(1)医学类高校开展科研网络平台建设,可提供科研资源共享服务,提高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为促进临床研究的发展,要完善校际临床研究协作体系建设,构建多层次结构、功能完善的国家临床研究网络,扩大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能力。(2)研究生培养和人才引进:医学类高校可以为研究人员提供研究生培养计划、人才招聘计划,优化学科结构,促进学术交流和科研创新。但全科医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目前还缺乏全科专业导师资源,高等院校应增加全科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导师。全科医学人才引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只有少部分于三甲医院全科工作,大部分仍在基层工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基层卫生人才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偏低,存在政策落实有偏差的问题。(3)学术论文写作指导:医学类高校可以提供学术论文写作指导,比如提供论文撰写规范指导、优秀论文案例阅读指导等。(4)学术交流和会议举办:医学类高校组织学术会议、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学术活动,有助于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学术合作和研究水平的提升。学术交流平台可以吸引全科研究人员参与交流,每个参与者都能够从中获取新的思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推进全科科研工作。2.全科医学科研网络为研究人员提供研究过程的帮助。(1)建立患者数据库:了解基层卫生机构的工作流程、医生对患者数据的需求、医院管理层对数据的需求等,以便建立匹配需求的患者数据库。数据的采集方式可以通过问卷、病历、体检报告等途径获取,并完善保存。(2)协助制定研究计划,确定研究主题、研究设计、样本规模和预期结果等,帮助研究人员规划好整个研究流程;协助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并持续监管研究过程中的良好实践。帮助研究人员确定研究结果的发表渠道和形式,同时鼓励研究人员和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学术交流。(3)利用医学高等院校的资源,为研究提供合适的研究场所和设施,例如临床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可以建立动态的研究场所使用规则,适时调整研究场所配置,节约资源和成本;建立网络共享平台,将研究场所供给非高校研究者使用,提高其使用率,资助开展研究所需的人员和设施。由于医学高等院校一般拥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可以更容易地获得来自政府等多方面科研经费的支持。医学高等院校可以通过发掘合适的合作伙伴,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源和技术支持,并获得企业和机构的赞助和捐赠,以支持科研项目的开展,合理利用院校内部的资源。全科科研网络可协调与研究相关的各类培训,医学高等院校能够充分利用优秀的教学团队和先进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与研究相关的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为研究人员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培训支持,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水平。高校的指导教师有可能由于时间不足,不能充分且全面地为全科研究提供足够、有效的反馈,建议与高校管理部门合作,调配更多人力资源为学生和指导者提供更完善的科研支持服务。加强全科医生与整个医学研究各领域的合作关系。可尝试建立各省(市)基层医疗研究网络,让全科医生能够分享研究信息和创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已经初步建立全科研网络,通过该网络全科研究人员可以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寻找合作,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提升科研水平和影响力,加强学术研究与实践的连接,为推动学校的科研发展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持20]。(三)科研网络的作用1.全科科研网络引导全科科研基金的流向。通过制定全科医学研究专项计划和投资基金,鼓励全科医生开展适应性强、服务需求多、科学性强的研究项目。2.全科科研网络引导全科科研管理。全科医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工作经验,深入挖掘相关领域的研究问题,发掘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研究课题。筛选科研问题方面,应该根据研究方向和自身研究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研究问题。在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平衡,既要注重临床实践的需求,又要考虑研究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可操作性。协调科研资源方面,全科医生可以利用医院和医疗机构的资源,如医学图书馆和科研平台等,开展科学研究。3.全科科研专项基金为全科医生提供资金支持。诸多机构和基金会设立了全科科研专项基金,向全科医生提供科研资金支持。该基金的设立旨在支持全科医生发现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需求,进行基础和应用研究,推进全科医学的发展。全科科研专项基金的引入可为全科医生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推进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4.全科科研必须结合有效的知识转移模式,才能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我们对于如何将新的治疗或技术转化为对常规患者的医疗服务,特别是基本保健服务及其在日常环境中是否有效的关注仍显不足,这个被忽视的领域是全科医学和家庭医学研究的主要前提,并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和资助。常见的有效的知识转移模式包括科研成果展示、科研成果分享、知识经验交流等。


综上,全科科研网络的形成可以提供科研经费、科研方向、科研方法、科研管理、科研知识转移等的平台,是未来全科医学发展的主要支撑。中国高校可以通过增加全科医学科研的投入、加强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优化全科医学科研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方向,以及加强与国际先进经验的交流和合作等方式,促进全科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全科科研水平目前仍存在不均衡的问题,建议以医学高等院校为支撑,搭建研究网络,开展全科医学科研全科医学的研究、建立和加强全科医学网络和合作机制、加强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同时国家政策应加强给予全科科研政策及经费的支持,进而推动全科医学研究的发展、推动全科医学进步。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参考文献(略)